“龙船疯子”指尖上的乡愁与新生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9 18:09:12

  中新网湖北秭归6月9日电 题:“龙船疯子”指尖上的乡愁与新生

  记者 郭晓莹

  “龙船疯子”郑祥龙的“梦工场”,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刚刚做好的8条微型龙舟在工作台上一字摆开,未着色,只涂了一层清漆,木质纹理清晰可辨。

  “秭归龙船有讲究,马脸、鹿角、蛇身,船身要流畅,底板要顺水势。‘打龙船’最难的是雕龙头……”一说起龙舟,郑祥龙便滔滔不绝。他习惯把龙舟称作龙船,把制作龙舟称为“打龙船”。

  出生在长江边的郑祥龙从小跟着掌舵的父亲在船上长大。他当过木匠,开过货车和货船,但最喜欢的还是划龙船,“打龙船”,被邻里街坊称为“龙船疯子”。

  在龙船上,郑祥龙是厉害的划手、鼓手和教练,下了龙船,他是技艺高超的“打龙船”师傅。他训练的龙舟队,划着他制作的龙船多次夺魁。

  “在我们这里,谁在端午龙船比赛上得了第一名,走路都横着摆,好像整条街都是你的。输了比赛的,一年都抬不起头。”郑祥龙眉飞色舞地说。

  如今,为配合国际体育赛事,由玻璃钢制作的标准龙舟取代了传统手工制作的木质龙舟。为了安抚心中的龙舟情结,郑祥龙开始痴迷于制作木质龙舟模型。他打造的纯手工木制龙舟模型精致小巧、形象逼真,曾在中国龙舟模型展览赛上获得一等奖;他的微型木质龙舟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后来这条龙舟模型被亚洲龙舟总部龙舟博物馆永久收藏。

  做一条微型木质龙舟,需要经过选料、分割、打磨、油漆、绘画等十几道工序,非常繁琐。如今,郑祥龙和儿子仍然坚持用最传统的做法,传承秭归木质龙舟制作技艺。他们还在社交媒体开了账号,越来越多的小龙舟载着乡愁“划”向远方。

  “我们秭归人过端午、划龙船是为了纪念屈原大夫。我们会一直‘打龙船’,把龙船卖到全世界,让大 家都知道,屈原大夫的家在我们中国,在我们秭归。”郑祥龙说。(完)

  对于上述《暂停接房通知》, 武汉文泓置业一位项目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我们也不想把矛盾转移到业主头上,但确实项目公司账上已经没钱支付水电费了。”

  在政策影响下,多地核酸检测点开始关闭。中新经纬12月10日在北京市东城区街头走访发现,以往随处可见的核酸检测点多已关闭,理由是“仓内消杀”“突发情况”“设备检修”等。

  回复称,2021年9月10日,湘鄂赣三省发改委制订了《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共同争取将长沙至九江高铁纳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

  不过,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调整优化,核酸检测的实际需求量正在萎缩。有媒体统计,截至2022年12月5日,全国至少已有48个城市除养老院、医院等特殊场所,其他公共场所均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另外,浙江省、江西省等地宣布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在我国,奈玛特韦仅被批准用于治疗发病5天以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 岁,体重≥40kg);阿兹夫定则片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

  与此同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也面临转型。凯普生物在投资者问答表中表示,如短期内新冠核酸检测需求下降,则该部分带来的收入和利润将受到影响。但新冠疫情以来,分子诊断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凯普生物将持续围绕“核酸检测产品+医学检验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

袁承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