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儿童节、端午节将至 需警惕蜱虫叮咬

来源: 华商网
2024-05-31 10:20:45

  什么是蜱虫?牛军介绍,蜱虫为人、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体外寄生虫,无论是幼虫、稚虫、成虫均能吸血,常叮咬狗、猫等多种动物,也可叮咬人。蜱虫常栖居于墙壁、石缝、草地、树及动物的巢穴处,在野外植被茂密的地方均可出现,也会蛰伏在牲畜皮毛之间,伺机侵袭人体。

  蜱虫叮咬危害有多大?牛军说,蜱虫的嗅觉非常敏感,能在几米之外嗅到宿主气味,可爬到树叶或草尖上等候觅食,当宿主经过,立即跳跃或攀爬至宿主身上,寻找皮肤相对薄弱的地方吸血,如颈部、耳后等。蜱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仅可引起局部皮肤症状,而且是螺旋体、立克次体、病毒、细菌感染的媒介,可传播多种疾病,包括立克次体热、埃里希体病、莱姆病、巴贝西虫病、回归热和土拉菌病等,严重时甚至可致人死亡。

  如何判断蜱虫叮咬?牛军指出,蜱虫叮咬后可出现皮肤症状与全身症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蜱虫在吸血时将蜇肢和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内,可在皮肤上呈现类似黑痣样的皮肤症状。被叮咬处局部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或丘疹、水疱、结节,中央可见虫咬的瘀点或瘀斑,抓破后可形成溃疡,多数患者伴随局部皮肤瘙痒或疼痛等症状。蜱吸血数日后,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发热时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

  个人如何防护蜱虫?牛军建议,外出活动时需要加强个人防护,建议穿长袖及长裤,同时束紧袖口、领口及裤脚,预防蜱虫叮咬;在进行野外活动时,皮肤表面可涂抹邻苯二甲酸丁酯乳剂,衣物可以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或氯菊酯的“驱虫剂”处理,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蜱虫叮咬;外出携带宠物时,要及时消灭宠物体表的蜱虫,避免宠物把蜱虫带回家,从而受到叮咬;外出游玩归来后,要仔细检查全身皮肤,避免蜱虫藏匿。其实大多数疾病需要蜱虫贴附在皮肤上至少24小时以上 才能有效地传播,因此不断地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叮咬并及时发现和干预是防止蜱传播疾病的重要方法。

  在一片不舍中,台湾文化部门前负责人、作家龙应台却说起了怪话,她在脸书上连发数条长文,称台北市动物园可以主动联系北京,建议他们再慷慨赠送一只“黑白无常”来做“和平大使”。

  从总投资金额看,相关资料显示,为准备北京奥运会,我国总投入是2800亿元。这笔钱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奥运会具体营运费用等。从奥运会具体营运方面看,奥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预算投资120.675亿元,收入121.875亿元,收支相抵直接盈利1.2亿元人民币。这份预算收支,并没有包括前期投资和后期营销。

  22日,河南省再出台《关于严格执行物流保通保畅政策坚决纠正层层加码问题的紧急通知》,提到全力确保蔬菜运输畅通。严禁擅自阻断道路,确保通往蔬菜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场所道路畅通。鼓励因地制宜采取“点对点”方式解决蔬菜跨区域运输问题。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 其中“纪检监察学”正式被列入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308,其下设四个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分别为纪检监察理论、党的纪律学、监察法学、廉政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介绍,设立“纪检监察学”,是出于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从台北动物园方面这几个月来持续公布的信息看,“团团”的病情进展以及救治过程是比较清晰和公开的,两岸专家也为挽救“团团”尽了努力。

  在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学作为新兴的学科暂时还没有特定教材,但郑洪要学的东西比其他专业更广泛,既包括监察法、刑法、刑诉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基本法学课程,还包括党内法规和调查实训。

张初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