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出游 新玩法撬动假日消费新场景

来源: 直播吧
2024-06-10 13:32:47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正日益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传统佳节焕发时代光彩。这一趋势充分激发了“假日经济”的蓬勃活力,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今年的端午假期首日,恰逢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类非遗市集、文博场所成为假期好去处。

  日前,“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在原貌呈现的徽州古戏楼听黄梅戏《女驸马》,跟着非遗传承人现场学习剪纸技艺,深入了解和端午节相关的传统非遗……展览布置了6个场景、2条非遗街区、8个体验互动区和15个多媒体展项,为观众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盛宴。

  “越是传统的、古老的东西,越不能任其消逝,而应该让它们得以延续、传承。”临沭柳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进邦,在现场热情地向观众展示非遗技艺时,向记者表示,希望用这种原始的编织技艺,创作出更多引人关注的好作品。

  划龙舟、包粽子、采艾蒿、做香囊、绣团扇、编五色绳……此外,全国 各地积极开展和端午有关的民俗体验活动,成为文旅新热点。许多地方精心打造活动场景,还原浓郁的传统集市氛围,游客们纷纷变装成古人,积极参与到一场场热闹非凡、充满生活气息的游园会中来,共庆佳节。

  在广东佛山,非遗项目“叠滘赛龙舟”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人们齐聚这座“民俗小城”,共同观赏水上的“速度与激情”;在陕西西安,大唐芙蓉园别出心裁地推出龙舟拔河赛、斗百草、智除五毒等活动,将传统运动与端午习俗相结合,点燃大家的节日热情;在上海朱家角古镇,各式粽子琳琅满目,无论是传统鲜肉粽,还是非遗灰汤粽,乃至“一举高粽”的文创产品,都令人垂涎欲滴。

  白日里的活动应接不暇,当夜幕降临,文旅盛宴依旧璀璨夺目。在小长假期间,北京市雁栖湖景区每晚上演月下歌会·端午电音节,将夜晚的柔美与神秘融入秀美的雁栖湖景区,结合先进的数字媒体科技,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国潮互动体验之旅。

  今年的端午假期还与高考不期而遇,随着各地高考陆续结束,毕业季的序幕缓缓开启。为了增添暑期的欢乐氛围,不少地区推出优惠和祝福活动。比如,陕西西安的翠华山景区将在6月11日至8月31日,为高考学子提供暑期免费畅游的机会,让他们在山水间感受国潮魅力,为青春时光留下难忘回忆。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4日电 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14日消息,当天,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电话,主要就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交换意见,副主任曹雪涛陪同参加。

  “在疫情防控中,村医和镇卫生院是‘基本盘’。”革什扎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董树香告诉记者,村医掌握了村子重点人群的数量和具体情况后,医疗服务更有针对性,“行动不便的患者给医生打电话,我们就会上门诊疗。”

  发布会披露,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死亡病例中90%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平均年龄80.3岁。

  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开通,位于天津宝坻的高铁宝坻站同步投入使用。开通以来,郝喜刚经常来到站厅内。跟其他通勤、出行的乘客不同,作为中铁四局宝坻站建设负责人,他像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欣赏着崭新的宝坻站。

  一把稻壳,揭示沉没水下许久的秘密:科学家通过对船中出水瓷瓶中的稻壳进行碳十四测年和古植物DNA研究,判断稻壳放入瓷瓶的大致年代,验证出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年龄”。

  一个小妖怪,要在山中妖怪大王的指挥下,去捉唐僧师徒四人,到底会上演怎样啼笑皆非的故事?在画面中,这只小猪妖做出了带羽毛、命中率更高的箭,却被“熊教头”要求重做;为煮唐僧肉打扫锅台时,“熊教头”把小猪妖背上的鬃毛当作刷子使用,毛都刷秃了却被告知唐僧肉要烤着吃……小猪妖效力于妖怪大王的种种故事,让不少网友看了直呼“简直是在演我打工”。

谢宛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