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法治网事②】普法“搬”上网 接地气才能聚人气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20 23:11:38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之一。普法工作也与时俱进,将普法内容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随时随地接触到法律知识,了解各项最新政策法规、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提高着法律知识的传播效率,也扩大了普法覆盖面和影响力。

  普法“搬”上网,不仅是普法形式的创新,更是普法理念的革新,这一举措的背后,是对普法工作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的期待与追求。网络普法提供了双向交流的平台,通过邮件、留言板等,人们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反馈意见,使得原先单向的法治宣传,变为双向的传播互动,更有助于普法工作者及时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宣传策略,进一步实现精准宣传。

  同时,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网络普法的形式更多样化,各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微短剧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综合宣传。专业化的“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网言网语”,活化宣传贴近群众,使普法内容更加 生动、有趣、灵活,让法律知识更直观地呈现在群众面前,增强受众的关注与兴趣,也使得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了更大程度的提升。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各网络平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创作出大量优秀网络普法产品,普及宣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解答网络传播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发布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等,收效良好。“2022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吸引超220万人报名参赛,竞赛访问量逾1.64亿;全国建立以普法为主要任务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视频号等超过3万个;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注册学校超过21万所,用户数1.78亿……人们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持续提升。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薛姝等在2021年发表的《当前我国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主要压力分析》一文中表示,由于评价考核的导向及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刚博士毕业就需要去申请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数逐年增加,加剧了竞争。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受理项目数比2014年增长54.4%,而资助项目数只增长9.4%。相应地,青年科研人员项目申请成功率持续降低,2014~2019年,青年项目资助率从25.3%降至17.9%。青年科研人员申请项目的压力逐年增加。

  “有一天晚上,已经11点多了,闫学会特意跑到外面,应该是找经过的路人借了个手机给我打电话,问纪委找我什么事,我是怎么说的。”李某向办案人员交代,闫学会要求他“不能把任何问题向组织反映,不能给组织留下任何机会和把柄。”

  孩子们周末不回家,跑去看他做手工。王印决定带着他们“开干”。他们曾一起看过一部名为《武士刀传奇》的纪录片,片子里讲,一把武士刀会经过反复锻打,最后的成品有5000多层纹理截面。这个细节打动了一位小男孩,他说,老师,我也想做一把武士刀。

  根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22年部门预算》,2022年初,高能所支出总计25.7亿元,其中基本支出4.38亿元,占17.04%;项目支出21.04亿元,占81.80%,也就是说,整个研究所的运营和科研经费中超过80%来自竞争性项目。在理论物理所,2022年的预算也显示,项目支出占比接近70%。

  “大约全国去了32人,别人摊位是一个公司,我们则是一个国,摊位小而拥挤,但毕竟突破了‘零’。”黄令仪曾在自述中写道,“归国的大巴走了约一半车程,被通知我送的专利被评为银奖,高兴之余,写了几句歪句:神州之尊重泰山,赤子荣辱轻鸿毛;灵台无计四十载,不觉青丝已成雪。纽伦堡夜星光灿,启明银座落中华;十年耻痛今宵去,芳草天涯迷人还。”

  一位不愿具名的科学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一般申请到经费后,即使是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的自由调剂权也很有限。一些小的调剂权,如设备费外的差旅费、国家合作交流费等有变动,负责人可以自主调剂,但遇到想采购的设备买不到、设备涨价太多的情况等大变动,仍需要层层上报给基金委、科技部等项目管理部门,等待审批通过。

林义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