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供给宽松 小龙虾价格下跌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02 11:43:20

  5月21日至27日,潜江龙虾商品虾价格指数呈下跌走势,整体价格较往年偏低。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潜江龙虾商品虾价格指数报346.73点,环比上期(2024年5月20日,下同)下跌78.31点,跌幅18.42%;较基期(2019年1月1日,下同)下跌653.27点,跌幅65.33%,小龙虾价格下跌明显,整体价格 较往年偏低。

  据《潜江龙虾商品虾价格指数运行分析报告(2024)》,小龙虾属于季节性农产品,全国小龙虾价格指数年际走势呈“W”形,规律性波动特征明显——2月份为全年指数最高点,而后逐渐下跌,6月初跌至全年谷底后将逐步回升,至8月回升至年内第二个高点;8月中下旬再次逐步下跌,11月初开始止跌回涨直至12月底。

  分析师认为,当前小龙虾行情下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供应端大规模扩张。近年来,小龙虾养殖业发展迅速,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养殖户和相关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经营策略。二是小龙虾提前集中上市。3月以来,南方多地出现提前回暖现象,湖北、江苏、湖南等地的小龙虾出塘时间大幅提前,甚至“抢跑”入市,存量市场供大于求,“量大价跌”的局面也就有所提前。

  小龙虾“身价”下跌,消费者吃虾热情不减。饿了么近期发布的《2024年五一消费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小龙虾外卖量周环比增长超过50%。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小龙虾消费观察》同样显示,2024年3至4月,鲜活小龙虾销量环比增长606%,4-6钱规格的小龙虾最为热销,小龙虾调味品销量同样不俗,环比增长78%。

  调研显示,小龙虾食材成本价大幅下降,大部分小龙虾餐饮店却未见明显降价。据业内人士透露,小龙虾属于季节性消费,当前属于小龙虾消费旺季,商家需要保持一定的定价策略来保证全年的利润。“对于餐饮店来说,小龙虾的成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房租、人工、调味品的价格都在上涨。另外,小龙虾店一般采用品质较好的中虾、大虾,食材成本整体也较高。”

  红虾和青虾价格指数及均价走势

  分品类来看,红虾和青虾在市场销售端行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红虾和青虾价格指数均小幅下滑。截至5月27日,红虾价格指数报351.10点,环比下跌19.18%;青虾价格指数报342.45点,环比下跌17.65%。

  分规格来看,炮头跌幅最大,中红和中青价格相对坚挺。具体而言,截至5月27日,红虾均价报17.29元/斤,环比下跌19.18%。其中,小红均价报7.17元/斤,环比下跌15.69%;中红均价报11.33元/斤,环比下跌4.23%;大红均价报16元/斤,环比下跌13.51%;红炮头均价报34.67元/斤,环比下跌25.85%。

  截至5月27日,青虾均价报17.21元/斤,环比下跌17.65%。其中,小青均价报7.83元/斤,环比下跌6.00%;中青均价报11元/斤,环比下跌2.94%;大青均价报15.33元/斤,环比下跌15.60%;青炮头均价报34.67元/斤,环比下跌24.23%。

  业内人士称,按照规律,每年5月底开始的夏收时节里,稻田虾“清塘”为新一季水稻种植“让路”。综合产业链上的各方面因素来看,当前的价格可能已经来到了触底反弹的档期。随着稻虾的结束,小龙虾的价格或将有所回升。

  样本城市行情

  修法完成后,推动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已提上日程。岳仲明表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加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规定,健全联合执法工作协调机制,严格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多年前,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潘青青回乡创业,打造“相见”民宿集群,联结农业经营户,为当地村民提供农产品种植管理、民宿服务、特色手工制作等岗位,统一管理“共富茶园”并进行品牌推广,村集体和村民每年增收超50万元。

  《目录》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广州人才集团测评中心编制,深入调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和广州市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集中反映广州地区人才紧缺状况与需求趋势,引导各类人才在区域重点产业有序、合理、按需流动,为人才集聚、人才结构调整、人才开发服务发挥导向作用。组织编制《目录》过程中,共采集近75万条广州市各企业招聘岗位数据,征集36个相关政府单位意见,经严格甄别和遴选,最终确定301个急需紧缺岗位(工种)。

  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17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一场讨论时说:“我们希望并且正在争取为乌克兰赢得更多支持。我们希望一些伙伴、盟友向乌克兰提供坦克。”

  近年来,博物院不断加强汉阳陵文物遗址所承载的“文景之治”“汉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拓宽展陈思路,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途径,立足线下实体展,突破完善小微展,强化同兄弟单位和业界同仁的交流合作,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筹办展览,致力于一展一收获,一步一脚印,全力做好社会文化服务保障。

  18日是中国农历腊月二十七,距除夕只有两天。

陈凯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