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世界稻都”湖南安江:稻香飘千年 农文旅展新颜

来源: IT之家
2024-06-15 01:38:05

  中新网怀化6月14日电(张笛)这里有展现中国史前文化绚丽画卷的高庙遗址,有袁隆平院士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并生活工作37年之久的安江农校,有保留完好的中式、苏式、美式建筑并存的黔阳地委行署……细数“世界稻都”“杂交水稻发源地”湖南怀化洪江市安江镇,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无不令人震撼。

  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近年来,洪江市以打造怀化旅游“金三角”与承办第三届怀化市旅发大会为契机,立足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挖掘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建设,持续擦亮“世界稻都”的名片。

  穿过古色古香的安江农校校门,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写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几个黄色大字在斑驳的红墙上十分耀眼。循着安江农校发展的历史主线,袁隆平生活、工作多年的旧居、老校舍、科研楼、实验室、试验田……几十年前的模样历久弥新,吸引着游客驻足拍照、打卡纪念。

  近年来,研学、党建活动成为安江农校纪念园的主流业态。该纪念园管理处处长谢军表示,纪念园园区一次性可同时容纳2000余名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有水稻试验田和果园培育基地面积约315亩,周边还有几千亩农田,非常适合开展农耕文化体验等实践课程。2024年春季研学,园区共接待了102个班级开展活动。

  洪江市高度重视纪念园提质改造工作,完成了研学室外场景布置、数字化教室、数字化展陈、安江农校周边环境整治等,以提升研学服务质量。此外,还打造了沉浸式情景剧、牛棚民宿、稻香餐厅等项目以丰富园区业态。

  与安江农校隔江相望的高庙遗址,主体遗存属新石器时代,为典型的贝丘遗址,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三次进行科学发掘,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玉器(少量)和60余种水、陆生动物遗存,以及包括白陶在内的表现宗教题材的精美陶器。据浮选所获稻壳和土壤水稻硅质体等遗存证实,当地最迟在距今7400年左右已有稻作农业。

  如今,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核心项目包括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高庙考古遗址公园、现代农业科技园及现代农业体验项目、传统农耕文化体验项目和民宿体验项目等。目前安江农校游客服务中心、迎宾广场、文化长廊及高庙遗址码头提质改造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高庙遗址博物馆、高庙遗址保护展示等项目预计于8月底完工试运营。

  洪江市委副书记向胜科表示,推进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建设,大力发展文旅,安江区位优势明显。从安江出发乘高铁15分钟可抵达怀化,距离最远的通道县自驾也不到两小时车程,可串联怀化的各个景点打造不同特色的精品线路。

  洪江市以内,安江周边有下坪村黔之橙体验区、补顺村乡村旅游度假区,可以亲水近水、露营、采摘,还有千亩稻田、柑橘园等。40分钟可以到黔阳古城,感受明清建筑和文化。1小时可以到 达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苏宝顶、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三里海上侗寨,冬天可观雪,夏天可避暑。(完)

  训练场上,浓厚的“战场”气息扑面而来。“快,再快点!马上就能进1分钟了……”,在队友的鼓励下,消防员赵辉使出浑身力气突破极限,仿佛“蜘蛛侠”附体一样,再次打破了大队徒手组合练习的最快纪录。

  据孟家屯村党支部书记董玉波介绍,场地出租加上投入分红,每年村集体可增收7万到8万元。

  其中,大深沟动物群具有非常多的化石地点,每个地点犀牛都是个体数量最丰富的类群,尤以维氏大唇犀最为典型,还有和政无鼻角犀、摩氏伊朗犀和甘肃黑犀。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南京2月10日电 (记者 朱晓颖)10日,在江苏海事部门海巡艇的护航下,超大型集装箱船“鑫福102”轮,从江苏太仓港驶往浙江附近海域,开启为期8天的试航。该船是目前全球装箱量最大的新造集装箱船。

  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表示,湖南今年将继续在林长制、生态安全、生态保护、生态提质、生态惠民与治理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实现营造林390万亩以上,草地保护修复7.5万亩,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保持稳定,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0.54%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6%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保持稳步增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8.02‰以下的目标。(完)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仁义咏春拳馆已经发展到67家,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中国内地城市以及澳大利亚和德国,学员累计3000多名。2021年,仁义咏春拳馆在佛山的第一家分馆开业,实现了袁知将现代咏春带回叶问师祖故乡的梦想。

王丽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