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日报:上证综指“中字头”企业权重高,在新国九条背景下持续受益,目前大盘不到3100点,关注上证综指ETF

来源: 新京报
2024-06-04 21:04:59

  周二(6月4日),A股低开高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逾1%。上证指数收涨0.41%报3091.2点,深证成指涨1.05%报9469.32点,创业板指涨1.33%报1843.59点,科创50指数涨0.43%报753.64点,万得全A涨0.5%。市场成交额7480.8亿元。

  今日,北京住建委官网统计数据显示,5月全市二手房网签13383套,环比上月上涨0.2%,和去年5月相比上涨3.1%,市场成交热度有所提升。建材ETF(159745)反弹1.91%。

  花旗指出,随着中国楼市新政的实施,房地产市场软着陆正在形成;预计房价将在6~9个月内加速企稳。在上海推出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房地产宽松政策后,上周末购房者情绪明显回升,一些项目的人流量按周跃升超过300%。

  政策端,近期多地出台楼市新政,提振楼市。上海5月27日发布《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出台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优化住房信贷政策;广州5月2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宣布优化调整限购政策。此外,深圳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

  稳增长政策强持续,建材底部弹性或可期。建材整体需求更依赖于地产和基建,当前稳增长政策持续出新,建材行业正处于基本面底部,随着经济复苏,商品价格反弹和预期反转,建材股票价值已处于底部,从而或具备更强的向上弹性。

  猪价超预期上行,创下年内新高,养殖ETF(159865)收涨0.31%。

  由于商品猪产能收缩(主因)和二育压栏两点驱动。近两周二次育肥群体占比(二育占实际销售量比例)显著提升,5月11-20日占比为7.26%,为2023年10月以来的新高,相较3月同期提升1%。

  目前来看,二次育肥的热度处于高位。但参考历史规律,每年中秋国庆与元旦春节为年内猪价顶部。考虑育肥周期,因此季节性压栏/二育一般在6月底至7月中开始,持续到11月底左右,所以下半年二次育肥的热度有望持续增加。二次育肥强度明显增加时,假设9月-10月二次育肥的强度出现了明显的提升。则由能繁母猪缩减导致的供给收缩节奏就被破坏了,可能会出现9月-10月价格的大幅上涨。二次育肥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元旦和农历新年的猪价表现,但是这种影响或较为有限。

  目前产能去化已经接近尾声,市场对于价格的预期可以通过期货数据进行验证。目前最贵的期货合约是今年11月的合约,强于明年1月和今年9月的合约。虽然2025年1月的合约略便宜于2024年11月,但都在18元/kg以上或接近18元/kg。

  2023年整体为生猪养殖行业亏损年,头部企业母猪结构以及产业结构都有一定的优化。目前猪的产能可以由一年前市场存栏的母猪数量来估算,所以母猪数量也被称为产能情况,由于亏损导致的资金压力,母猪产能出现了持续地被动去化。从产能调减的时间和幅度看,本轮能繁母猪产能自2023年1月开始下滑,至2024年4月周期性下行16个月的时间,累计调减幅度为9.2%,已可推导出2024Q2-2025Q3逐季出栏量同比减少之趋势。加之下半年将逐步进入猪肉消费旺季,价格有望逐步向好。据涌益咨询,6月2日全国外三元生猪销售均价为17.90元/kg,周环比上涨0.95元/kg,涨幅为5.60%,价格创年内新高。

  投资养殖板块的资金一般会出现明显的抢跑,参考前两轮周期的经验,生猪养殖指数的拐点一般领先猪价周期拐点2- 3个季度。猪周期会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投资阶段,一个是价格出现超预期的上涨,另一个是产能出现超预期的去化。从投资角度,周期板块投资过程中存在资金抢跑的现象,目前或为养殖板块重要配置时间节点。可关注养殖ETF(159865)。

  -----------------

  IMF日前上调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IMF预计中国经济在2024年和2025年将分别增长5.0%、4.5%,与IMF在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预测相比,上述预测值均上调了0.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不变;在政策作用下,经济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回暖。

  Wind数据显示,已有92家A股上市公司抛出中期分红预案或是公司股东提议进行中期分红。从市场表现看,今年以来,高股息板块持续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认可。展望后市,高股息中字头策略或继续被机构看好。从成分股来看,上证综指“中字头”企业权重高,预计在新“国九条”背景下将持续收益。目前上证综指不到3100点,可关注上证综指ETF(510760),配置全行业投资机会。

  特约作者:国泰基金

责任编辑:常福强

  同时,劳荣枝实施的行为使殷某华的生命陷入高度危险境地。其明知法子英定购了铁笼和准备持刀绑架,仍对殷某华实施了诱骗、捆绑、看管行为,使其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并置于不顾,是导致殷某华最终被害身亡的重要原因。

  在今年举行的一场员工座谈会,华为常务监事陈黎芳曾回应说:“前些年,网上有关于华为34岁以上员工的一些传言,都是不准确的。我早就过了35了,但我还是很努力的,也是很享受的,因为忙碌,觉得每天过得也特别快。所以我不觉得年龄是个问题,关键还是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始终坚持学习和提升。”

  新加坡在加强针的接种上,走得更远。2022年4月22日,所有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住在养老院或60~79岁有重病风险的医疗弱势群体,被建议接种第二针加强针。与此同时,新加坡卫生部更改了“完全接种(两针mRNA或三针灭活)”的概念,在新的界定中,“最低保护”的疫苗接种,是指接种三针mRNA/重组蛋白Novavax疫苗或四针灭活疫苗。在此之上,老年人或有基础病等高危人群被建议再接种一剂加强针,也就是说,在新加坡,很多老人可能已接种了五针灭活疫苗。

  22日,河南省再出台《关于严格执行物流保通保畅政策坚决纠正层层加码问题的紧急通知》,提到全力确保蔬菜运输畅通。严禁擅自阻断道路,确保通往蔬菜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场所道路畅通。鼓励因地制宜采取“点对点”方式解决蔬菜跨区域运输问题。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这种调整是科学、合理的,综合各方研究表明,对老年人而言,尤其接种灭活疫苗时,以前接种加强针的6个月间隔期太长了,提前三个月接种,可以有更好免疫效果。

  3月初,香港特区政府首席抗疫顾问袁国勇教授表示,疫情浪潮中,老年人“付出了非常高的代价”。在香港与新加坡的比较中,很重要一点,即不能孤立去看新冠死亡率和重症率等指标。

张嘉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