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万公里外嫦娥六号如何上演“太空牵手”?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7 06:08:29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题:38万公里外嫦娥六号如何上演“太空牵手”?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6月6日14时4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 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于15时24分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嫦娥六号是如何实现“太空牵手”的

  交会对接在中国航天领域已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在此前的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中国航天器在近地轨道已进行过多次交会对接。

  与近地轨道交会对接不同,嫦娥六号在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地面测控能力受限,受制于月地返回窗口、能源、光照等约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李天义表示,此次嫦娥六号交会对接主要有两大技术难点:一是对接精度要求高,二是捕获实时性要求强。为此,研制团队在嫦娥六号出发前做了大量地面试验,确保对接和转移顺利完成。

  和近地轨道交会对接采用弱撞击方式实现对接不同,嫦娥六号采用了抱爪的方式,在轨返组合体追上上升器、以相同速度飞行过程中,“伸手”牵过上升器并拉紧,实现两器对接。

  创新“抱爪式对接”

  载人航天任务使用的对接机构学名叫“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在对接后可形成一个通道,方便航天员穿行其中。与载人航天对接机构不同,嫦娥六号探测器采用了抱爪式对接机构方案,从“太空之吻”变成“太空牵手”。

  所谓的抱爪式对接,形象地说就像运动员用手握住接力棒的动作。抱爪机构具有重量轻、捕获可靠、结构简单、对接精度高等优点。嫦娥六号轨道器上配置了3套K形抱爪,只要对准上升器连接面上的3根连杆,通过将抱爪收紧,就可以实现两器的紧密连接。

  看似简单的过程,但要在38万公里之外高速运行的飞行器上实现,却远没有那么简单。由于月球轨道相对地球轨道有时延,时间走廊较小,因此对嫦娥六号来说,捕获的机会转瞬即逝。所幸,嫦娥六号不辱使命,成功实现两器“太空牵手”,动作一气呵成。

  微波雷达牵“太空红线”

  这是中国航天器继嫦娥五号之后,第二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要顺利接到月球“土特产”,并非易事。此次“太空牵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自主研制的微波雷达发挥关键作用。

  微波雷达由雷达和应答机两部分组成,分别安装在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轨道器和上升器上,用于轨道器和上升器之间相对位置的精确测量,持续稳定提供两个航天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参数的高精度测量结果,并进行双向空空通信,引导两个航天器调整飞行姿态最终实现交会对接。

  不同于近地轨道交会对接,在遥远的月球轨道上,微波雷达是交会对接过程中远距离测量的唯一手段,是保证对接成功的关键。月球轨道环境更为复杂,对产品性能要求更加苛刻。为确保完成任务,微波雷达在第二代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测量通信一体化功能,并做进一步轻量化、小型化设计。

如果有一个人作出牺牲,希望是我

  珠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年度新增核查水源地漂浮塑料垃圾治理情况,重点检查疫情防控期间饮用水水源管护、供水安全保障和应急防控措施等,充分利用遥感判别、无人机排查等技术手段,按照“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原则,全年共完成30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估。

  也有不少市民趁着春节空闲时间,或是到博物馆、文化馆看看展览,或是走进景区游玩。柘荣县博物馆、文化馆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展览,包括馆藏文物“福文化”特展、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剪纸作品展暨柘荣县红色主题剪纸艺术作品展、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猜灯谜五天乐、我在柘博拍“全家福”手机摄影比赛等,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党的二十大精神、福文化的内涵以及柘荣特色民俗文化魅力。

  今年春节,绥化市电力最大负荷较往年同期增长35%。国网绥化供电公司每日开展电网方式分析和安全校核,加强各级电网运行监控。春节前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安排了1.7万人24小时在岗值班,成立了省、市、县公司三级保供电领导小组。

  攀登,是“无名湖”连队每名官兵必须具备的战术技能,战士杨八斤更是个中翘楚,在去年的“国际军事比赛2022-厄尔布鲁士之环”赛事中,杨八斤代表中国参赛,在开赛第一公里就意外崴脚的情况下,咬牙完成了全部20公里赛程、登顶欧洲第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甚至打破该赛事五项单项纪录。

  在已经结束的2022-2023赛季排超联赛中,天津队夺得队史上的第十五个联赛冠军。瓦尔加斯也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占据了总得分和总发球数的双榜榜首,总得分上她67局独得417分,总发球得分49分,也成为唯一一位赛季得分上400分的球员。

黄淑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