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我的阿勒泰》:乐见有创造力的文学“魔改”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06 12:05:09

  中新网北京5月14日电 豆瓣开分8.5,《我的阿勒泰》成为5月的高分影视剧,截至目前,评分已经涨到了8.7。

  《我的阿勒泰》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和原作不同的是,剧里的很多人物都是导演的重新设置。例如于适饰演的巴太,原型是导演在八卦小城遇到的一位兽医,名字来源于在富蕴县遇到的硬汉司机,最后结合于适身上的孩子气,创作出了这个角色。

  和其他一些改编剧引发的书粉、剧粉意见相左,闹到剑拔弩张不同,《我的阿勒泰》却得到了许多剧粉和书粉的一致认可。

  有意思的是,之前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繁花》也曾在社交平台赚足讨论度,它们的成功也让人们看到:纯文学改编,可以走得更远。

  文化+创新=好评

  由于体裁特性,散文的戏剧冲突往往明显弱于小说,写法灵活多样,讲究“形散神不散”,而很多优秀的散文,也往往具备难以复制的神韵。

  有人认为,《我的阿勒泰》从原著中选择了影视化所需的元素,保留了比较核心的人物,延续了原作的清新、幽默等特点,同时增加了巴太等原创性的角色,让内容更加丰满。

  “富有电影质 感”,是很多观众对这部“迷你剧”镜头

  戈壁滩、草地、成群的牛羊……无论远景还是近景,很多画面的清新感和原著散文的气质十分接近,都展现出大自然原生态的生命张力,随手一截,可能就是一帧不错的壁纸。

  至于具体情节走向上,在明确点出母女亲情的同时,《我的阿勒泰》既体现了李文秀的成长经历,也展示了代际冲突等话题,基本完整讲述了一个故事。

  不过,也正是对原著的大幅度改动,导致有观点认为,这已经算是“魔改”了,相比起原作,剧改得有些面目全非,比如增加了李文秀和巴太的感情线之类。

  同时也有观点反驳道,加入感情线可以让故事叙述更加流畅,也并不俗气,随着故事推进,双方都在成长。

  实际上,如果一部影视剧能够在原著的基础之上,抓住其精神内核,并给出新颖、合理的影视化阐释方法,那么,这样的改编并不能算是“魔改”,而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值得鼓励。

  人物更能令人共情

  《我的阿勒泰》以汉族少女李文秀和母亲张凤侠的生活轨迹为主线,讲述故事。李文秀生长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张凤侠开小卖部,日子有时候过得跌跌撞撞,但也很有滋味。

  这部电视剧能火,其实也算有迹可循。

  首先来看故事节奏。《我的阿勒泰》只有8集,带着点轻喜剧的风格,内容紧凑不拖沓。拖着行李的李文秀问路无果,却在惊慌失措中,意外碰到了正拉着一群人“看电视”的张凤侠。

  此外,人物塑造是决定影视剧口碑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我的阿勒泰》中,无论是巴太、李文秀,还是张凤侠、托肯等等,有的出场次数也不算多,但却体现出了鲜明的个性。

  譬如被网友戏称为“梦中情妈”的张凤侠,很有想法,重要的是从来不会精神内耗,也不会扫孩子的兴。当床塌了,她眼睛都懒得多睁开一秒,“又不是天塌了,还能影响我睡觉?”

  奶奶不小心走丢,就连很多观众都以为,李文秀可能即将迎来暴风骤雨般地责骂,张凤侠却非常淡定地说奶奶太老了,走不远,然后摇着小旗子,成功把奶奶哄了回来。

  当女儿为踏雪的死自责时,她忙着宽慰,说那是个意外,“不是你的错,知道吗?”

  话不多,却很微妙地传递出的一种松弛感和治愈感,那种心灵上的自洽和无拘无束,其实也是很多人现实中所追求的。难怪有人感叹,“张凤侠,好美丽的精神状态。”

  所以,《我的阿勒泰》告诉我们,当文化和创新交织,当优质文学作品遇到恰切的改编,最终才有可能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3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日,乌克兰执法机构扩大了对腐败的打击力度,对多名现任和前任高官及富商的住宅展开搜查。乌总统泽连斯基表示,搜查是必要的,以确保“人们不会滥用权力”。

  天长中小企业众多,经济较为发达,大多农民可就地就近就业。虽然在农忙时可以请假回家种地,但想要雇人帮忙,也是一工难求。在张建昌看来,解决“谁来种地”难题,提升种粮机械化水平尤为迫切。这些年,张建昌联合合作社其他合伙人先后投入200余万元,购买了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和收割机等农机具。加上社员带机入社,如今240多台(套)“大铁牛”,让合作社水稻、小麦、油菜种植都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既提升了效率,也降低了成本。今年春节办年货时,张建昌没给自家买啥,却给合作社又添了两台水稻插秧机,“今年双抢时,效率能更高。”

  海外网2月3日电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月2日报道,最新的福克斯民调显示,美国人对当前国内的非法移民和边境安全问题感到担心,近半数民众认为边境乱象已不再是人道主义危机,而是一场国家安全危机。

  陈美仪进一步提到,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构建高水准对外开放窗口,澳门作为“中葡平台”及“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加強与广东的深入合作,将为广东企业、产品、成果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也为澳门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更强的力量,同时让高质量发展路途越走越宽阔。

  BBC分析称,乌克兰在打击腐败方面,正面临来自西方伙伴尤其是欧盟越来越大的压力。基辅定于本周与欧盟主要官员举行峰会,乌方认为这对推动其加入欧盟极为重要。

  “2022年,在供需错配引发的高成本与弱需求影响下,钛白粉市场均价一度维持在成本线附近。进入2023年,经济恢复预期向好,市场预期乐观,企业也想通过提价释放成本压力,进一步刺激市场。”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雅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