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青年:中国发展故事为非洲提供宝贵经验

来源: 格隆汇
2024-05-30 11:46:09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徐雪莹)5月19日至26日,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在北京和浙江金华等地开展,来自中非合作论坛成员中52个非方成员的青年代表们走入城市乡村。多位非洲青年代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发展故事超出想象、使人鼓舞,为非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实验室,非洲青年们体验了一把城轨列车司机的日常。来到城轨车辆模拟驾驶操纵台前,推动方向手柄与牵引手轮,显示屏上的列车前窗景象随之缓缓推进。不远处是地铁运行控制中心调度实验室,学生可以演练轨道交通线路的日常运营调度,也能完成列车运行图、车辆发车优化等研究工作。

  这些令坦桑尼亚青年贝琳达·泽菲琳·加莱巴惊奇不已。如今她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学习野生动物科学。她告诉记者,在他们的学校里,学生更多是通过书籍和图片来学习。像这样模拟现实场景的大型设备,实在令人赞叹。

  “目前,约600名纳米比亚学生在中国学习,其中大多数在学习医学、工程等专业。”纳米比亚《太阳报》主编托伊沃·杰科·恩杰姆贝拉提到。

  恩杰姆贝拉说,自己在南非开普敦攻读发展经济学硕士期间,教授们经常在课堂上讲解中国的案例。因此,他十分着迷于中国的发展故事,尤其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此次参访,他发现中国的发展面貌超出想象。“纳米比亚须向中国学习。”恩杰姆贝拉说。

  来自突尼斯的吴萨玛·迪亚布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他还有一个中文名叫“吴俊”。2008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交换学习。从小观看李小龙主演的中国电影,他对中国的 古老文化十分感兴趣,希望能实地看看深入了解。

  几年后再次来到中国,吴俊从北京语言大学博士毕业,回国成为迦太基大学的一名教师,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

  “我们培养了很多汉语学生,现在每年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不断增长,不少来了中国各地。他们回国之后,会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如今,我们的汉语老师也越来越多。”吴俊表示。

  2019年,突尼斯首所孔子学院在迦太基大学正式揭牌。吴俊介绍说,学院会为前往中国留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在教学安排上,除了给中文专业学生设置的课程外,还有面向普通民众的汉语培训,想来中国做贸易或是对中国感兴趣的人们都可以参与。

  “你好”“再见”……此次来到中国,塞舌尔青年安吉·伊莱恩·薇薇安·博尼法斯新学了几句中文词语。在她看来,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对科学技术的运用令人惊叹,“一切都基于科技,譬如人们用手机来支付费用。”

  今年是她在塞舌尔商业研究学院就读的最后一年。回国完成学业后,她希望有机会在中国继续学习深造。

  据悉,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由中国外交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本届主题为“汇聚青春力量 共建中非现代化”。(完)

  一场寒潮过后,贵州铜仁市万山区黄道侗族乡黄溪村87岁的罗永凤突然咳嗽得厉害,村医张菊莲有些拿不准,拨通了黄道乡卫生院副院长汪国永的电话。

  这种“不被看好却相信自己能行”的信念可以激励每一个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人,给他们信心与力量。导演俞白眉则表示:“影片拍的是中国乒乓,但拍的更是每一个曾经遭遇挫折的你我。”

  “对我来说,已经是时候了。”阿德恩表示,经过整个夏天的反思,发现自己已没有足够的精力与能力去完成新一年以及下个任期的工作。报道指出,阿德恩在发表讲话时明显神情沮丧。

  作者 郭军 黄伟伟 石利崇

  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汾酒用心酿造让大家的生活更愉悦、更美好。此次活动正是汾酒搭建起一方与消费者交流、共创的平台,邀请大家参与其中,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充分表达内心的热爱与向往,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引领大家真正付诸行动追求美好未来。

  江苏省政协委员、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计划处处长尹红亮介绍,2023年江苏将加快构建“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做强双向开放枢纽。条条大路通江苏,江苏货物运四海。“走得更远”一直是江苏的目标。

赵彦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