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助力 广西高质量端稳端牢百姓“肉盘子”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1 20:00:50

  中新网南宁5月31日电(杨陈 谭均丽)记者31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近年来,广西推进畜牧业向“ 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型,高质量端稳端牢百姓“肉盘子”。2023年,广西猪牛羊禽肉产量469.08万吨,同比增长5.18%。

  广西是畜牧业大省区,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0%。2023年,广西生猪产能稳定,重要畜产品供给充足,其中猪肉产量、禽肉产量、饲料产量等均位居全国前十,年末生猪存栏2268.53万头,同比增长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21万头,处于调控绿色区间。

  为全面提升广西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目前广西9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推广运用“微生物+生态栏舍”现代生态养殖模式,应用广西畜牧兽医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实现畜禽产、检、运、销全周期数字化可追溯监管;推进直联直报与畜牧兽医智慧监管服务平台融合,规模猪场直报率达到96.4%。

  广西还创建了123个自治区畜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核心示范区,85家国家级、101家自治区级畜禽示范场。8家养猪企业进入全国猪企百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陆川猪、三黄鸡、广西水牛奶等一批畜禽加工品已畅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多国。

  与此同时,广西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9.73%。广西还积极聚焦行业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据悉,得益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广西33个国定脱贫县中,已有20个县将畜牧业列为“一主两辅”主导产业,全区农村居民牧业收入约占农民第一产业现金经营净收入的23%,畜禽养殖成为农民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完)

  当天,中共嘉定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办主任朱建忠,南翔镇党委副书记姜小静,嘉定区佛教协会会长慧证法师等来到现场,向老人们送上祝福。朱建忠表示:“人生百年,吉祥称瑞。社会上,百岁老人多了,不但是每个家庭的吉兆,更昭示着社会文明和谐,也是国泰民安的体现。”

  据了解,草潭镇养殖金鲳鱼,要从20世纪80年代说起,当时有渔民捕捞、圈养金鲳鱼。此后40年间,从捕捞圈养到深海网箱养殖,从陆地进军海洋,草潭金鲳鱼养殖业走出一条现代化发展道路,金鲳鱼已从草潭海域游向国内外,成为民众增收致富的“黄金鱼”。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经典文化IP,带动全民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创新优化的背景下,奉节继续以“文化名胜特别呈现”的形式在节目中将历史的厚重、文脉的绵长、风景的壮丽、时代的变迁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2019年,在外创业并取得不俗成果的林立军回到家乡,担任邹阁村党支部书记。为带领村民致富,他找到高唐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杜立芝,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进行瓜蒌与冬小麦间作种植。杜立芝不仅在田间地头指导,还为农产品联系销路,邹阁村的特色种植业逐渐步入良性循环。

  <strong>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strong>

  <strong>保持接触,了解中国的变化</strong>

王志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