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如何应对中暑?这些“秘籍”快收藏→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14 20:29:41

  高温天气下,很容易引发中暑。户外工作者、老人、儿童、孕妇、体虚、缺乏运动的久坐人群、肥胖症和高血压患者都是容易中暑人群,需格外注意防范。中暑到底有哪些表现?中暑了怎么办呢?

  中暑,按照症状轻重程度,一般可分为三类: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

  轻症中暑

  除先兆中暑症状外,还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体温多超过38℃。

  重症中暑

  大多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常见症状为意识障碍、肌肉抽搐、惊厥等,体温超过40℃。

  中暑了该怎么办?

  中暑后,4个处置要点请牢记:

  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

  补充液体、淡盐水。

  人工散热、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等。

  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张定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技术路线不同的疫苗免疫机制和适用人群有所不同,比如,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不建议接种减毒活疫苗。因此中老年人需要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疫苗的适用年龄、接种程序、禁忌症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

  疫情之后,研学市场经历了新一轮市场洗牌。上述从业者透露,从新冠疫情初期到2020年四五月,做研学旅行的公司就倒闭了17000多家,同时不断有新的公司成立。很多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疫情后转型或退出,行业被倒逼洗牌,无形中提高了准入门槛。

  2021年2月份,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管理的通知》时就曾指出,不得以组织研学旅行为名开展变相旅游,确保学生“游有所研”“旅有所学”,避免“只旅不学”。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布林肯,曾将其毕业论文扩展为一本专著,题为《盟友战盟友:美国、欧洲和西伯利亚管道危机》。他在书中写下了上世纪80年代初,美欧是如何因苏联一条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管道“斗气”的,里根政府又是如何对这个项目进行制裁的。

  果然,6月19日上午,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看来,布林肯在北京确实一通忙。真心希望他别白忙活!

  2020年他再因肾脏相关癌症复发及中风,两度进出加护病房,2022年已无法说话的他,又确诊新冠肺炎。如今他传出于18日5时28分离世,结束他传奇一生。

杨呈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