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传承人:守住民歌的根与魂

来源: 慧聪网
2024-06-14 03:49:29

  中新网通辽6月13日电 题:蒙古族长调传承人:守住民歌的根与魂

  中新网记者 刘文华

  70岁的赛音毕力格,早早起床,从通辽市区驱车前往15公里外的库伦旗哈拉嘎查,为合唱团30余名学生免费教授科尔沁长调民歌。

  这样的行程他平均每周3趟,已坚持了10年。

  他说,“传承科尔沁长调民歌是我的心愿,多一个人知道,就少一分失传的几率。”

  出生于科尔沁的赛音毕力格,从小就展现出艺术天赋。17岁读初中时,他因身形比例优越考入当地乌兰牧骑(活跃在内蒙古的文艺团体,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成为一名舞蹈演员。在参加多人说唱好来宝节目时,他又因嗓音条件好获得了上台独唱的机会,自此开启歌唱之路。

  赛音毕力格是“野路子”出身,20岁出头初次接触音乐理论知识,20世纪70年代师从著名歌唱家拉苏荣。

  乌兰牧骑一直有“一专多能”的优良传统,青年时的赛音毕力格更是代表,唱歌、跳舞、吹笛子、唱京剧和歌舞剧、编创曲目,他样样精通。

  赛音毕力格回忆着青年时期的演出经历如数家珍。“我一唱就是一个小时,观众一次次的掌声会拉长演出时间,那时也不觉得饿,也不觉得累。”他说。

  休息间隙,演员便与观众一起聊长调、谈人生。赛音毕力格知道,这接近自然和心灵的声音,生生不息地浸润着人们的心田。

  工作几十载,赛音毕力格用脚步丈量着科尔沁的每一方土地,将歌声洒向草原深处。其间,他搜集、整理了散落在民间的近百首科尔沁长调民歌,填补了科尔沁长调民歌无人唱响专业舞台的空白。

  他说,“老师拉苏荣先生说过,科尔沁长调民歌作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后继有人。我立志将草原文化的根脉一代代传下去。”

  赛音毕力格介绍,科尔沁长调民歌以五声调式为主,多数为叙事民歌,一首歌一个故事,主题涉及四季生活、爱情、信仰等,大多根据真人真事创作。

  2009年,赛音毕力格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几年后他从通辽市民族歌舞团退休,又自费成立科尔沁长调民歌传承基地,办起学习班,不设门槛、不收学费、不遗余力地教学生带徒弟。这些年,赛音毕力格教出的学生有200余名。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声乐教授杨常梅已向赛音毕力格学习了6年,2023年,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杨常梅“传承创新文化榜样”荣誉称号。

  近年来,赛音毕力格和他的学生们陆续走出国门,将科尔沁长调唱响法国、美国、印度、西班牙等许多国家,古老而悠远的科尔沁长调也如插上翅膀,飞向更辽阔的天地。(完)

  与此同时,在一种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8.5)下,由于人口增多、技术革新率不高和能源结构调整缓慢,导致长时期的高能源需求及高温室气体排放,中亚地区未来将快速增温。受增温影响,中亚南部农业干旱未来将进一步加剧。虽然IPO能够调节未来几十年农业干旱变化的幅度,但难以逆转人类活动导致的农业干旱长期增强趋势。这一结果凸显了未来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对于缓解和遏制干旱化加剧趋势的重要性。

  “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也是连接内地和海外的重要桥梁,可以利用香港的地理优势和海外华侨华人,把贵州的药材和中医药推广出去。”余伟杰坦言,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切忌自话自说,要用国外理解的方式去进行推广,找到中医药文化与国外文化之间的共同性、共情性。

  参赛规模、年龄、“签运”以及良性竞争引起的化学反应……不论是本届澳网还是未来的任何赛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网球不再会是一股被忽视的力量。

  以成都为例,截至去年12月,成都有国家A级景区92家,其中5A级景区分别是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和安仁古镇,而这也带动了民宿的发展。

  1月15日08时至16日08时,西藏东南部、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上海、安徽中南部、江汉大部、江西中北部、湖南大部、重庆东南部、贵州北部和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江南东部和南部、华南大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将有7~8级风、阵风9级(见图7)。

  对此,李剑锋认为,一方面是出境游及跨省游无法进行,导致高净值用户只能选择周边游,度假民宿能极大地满足其需求。另一方面,原有的城市民宿客户以外省游客为主,而度假民宿也抓住了新兴的年轻人市场。

连思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