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重庆呈现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巴渝风貌

来源: 雷科技
2024-06-05 19:14:06

  会上,有记者问:重庆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临江城市,在保护长江上游生态方面做了哪些努力?进展怎么样?

  陈新武介绍,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临江城市,长江从东到西贯穿全境691公里,三峡库区85%的库区面积也在重庆境内,所以保护好重庆的生态环境,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重庆重大的政治责任。重庆牢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通过“九治”,城市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可以说现在已经呈现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巴渝风貌。

  重庆坚持全面治水治气治土。严格落实河长制,执行长江“十年禁渔”,加强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打造了水环境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全市120个河流的智能监测,水环境问题从发现、溯源到处置的效率提升了80%以上。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加快城市交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连续6年没有重污染天气。从源头防控土壤污染,实现了重点建设用地100%的安全利用。

  重庆坚持协同治废治塑。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般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76%。特别是垃圾处理,变“填埋”为“焚烧发电”,去年全市的垃圾发电量超过30亿度,可以满足370多万居民一年生活用电,相当于中心城区超过1/3的居民用电都是通过垃圾发电循环利用的。同时,推进“白色污染”减量,推广竹制品代替塑料产品,减少电商快递二次包装,一次性塑料品近两年减少了一半以上,农膜99%可以回收利用。

  重庆坚持系统治山治岸。开展了缙云山、铜锣山等山体整治, 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1522万亩,修复矿山9.2万亩。比如铜锣山矿区,在历史上是中心城区最大的石灰岩矿区,有41个废弃矿坑,通过生态修复,现在已经打造成为城区的生态公园,也是城市一个新的网红打卡地。同时,我们还加强长江岸线保护,治理109公里岸线,建成“清水绿岸”河段400公里。

  重庆坚持统筹治城治乡。立足于重庆江峡相拥、山环水绕的特色风貌,打造富有山城韵味的生态之城。结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100个巴渝和美乡村,目前已经有16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1月新增信贷大幅放量,实现旺盛的“开门红”,对公贷款仍为主要支撑。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规模创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疫情达峰、过峰后,经济基本面快速恢复,市场化融资需求复苏步伐加快。

  “以前每道工序都要现场取样,每次得浪费几百米产品。现在我们全流程布设了15万个传感器来采集产品质量能耗等信息。”魏桥纺织公司设备负责人张海忠介绍,去年,魏桥纺织围绕“产业链数据贯通”和智能化生产,先后建成8个智能化工厂,打造出集纺织、印染、服装、家纺于一体的完整链式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体系,以“智能矩阵”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用工节约50%以上,能耗降低40%以上,实现了科技赋能。

  库存名贵特产类物品清零工作开展以来,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分级负责、分类处置、规范处置、全程监督措施,对公款购买库存物品限期清零。采取销毁、拍卖、协商出售、慰问处置等4种分类处置方式,对库存的过期食品、保健品等,登记之后予以销毁;对库存的高档烟酒、茶叶、玉石珠宝、纪念品、礼品等,能通过公开拍卖方式处置的,一律公开拍卖;确实难以公开拍卖或不宜公开拍卖的,通过询价、协商出售方式处置;对能用的办公、生活用品,通过慰问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处置,做到处置合规合法、恰当合适,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借处置之机搞利益输送。

  促进共同发展、携手迈向复兴的追梦路上,中柬始终是并肩前行的好伙伴。站在中柬关系新起点上,中柬两国将继续浇灌友谊之花,为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领事保护电话: 0049-30-27588551(也可拨打0049-1736171052,仅限特殊紧急事务)

  据了解,浩吉铁路自2019年9月28日开通运营以来,截至2023年2月10日,已累计开行列车36687列,发送煤炭1262.9万吨,对加速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完)

项家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