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货币政策分化背后的结构性特征(经济透视)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0 07:18:47

  近日,欧洲央行宣布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降至3.75%、4.25%与4.5%,这是欧洲央行自2019年以来首次降息。在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期间,为应对通胀压力,欧洲央行连续10次加息,累计加息450个基点。本次降息意味着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发生了方向性转变。

  与此同时,美国虽然国内通胀水平与经济增速均有所回落,但迄今为止美联储仍按兵不动。目前市场主流预期是,美联储首次降息可能会在今年9月。在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间,为应对通胀,美联储连续11次加息,累计加息达525个基点。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基本相似,只不过欧洲央行的加息节奏要略晚于美联储。那么,为何最近欧洲央行先行降息,美联储并未跟进,两者货币政策操作出现了一定的分化?

  主要原因是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长压力大于美国。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经济增速来看,相关统计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8%,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4%;第二,从通货膨胀来看,2024年5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别为3.3%与3.4%,欧元区5月CPI与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别为2.6%与2.9%;第三,从劳动力市场来看,2024年5月美国失业率为4%,欧元区4月失业率达到6.4%。

  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速不及美国,通胀率低于美国,失业率高于美国。考虑到欧洲央行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都是让核心CPI同比增速保持在2%左右,因此,相比于美国,欧洲央行通过降息来稳定经济增长的诉求与紧迫性更为强烈。

  欧美货币政策分化的背后还隐含着全球经济的一些结构性特征:其一,在经历多年的负向冲击后,全球经济增速开始企稳,并有望在未来几年逐渐好转。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4月的最新预测,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均为3.2%。其二,迄今为止美国经济表现出一定的韧性。根据IMF的预测,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2.7%。其三,尽管欧洲经济表现不如美国,但其增速在逐渐好转。根据IMF的预测,2024年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望达到0.8%,高于2023年的0.4%。其中,德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会由2023年的-0.3%转变为2024年的0.2%。

  欧美货币政策分化及其背后的结构性特征,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潜在影响。首先,美国经济保持韧性与欧元区经济增速改善,意味着中国出口行业的外部需求将保持向好态势。其次,今年下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将会陆续放松,这意味着中国面临的短期资本流动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中国在国际收 支表的证券投资项下就迎来了短期外国资本的重新流入。再次,随着美联储可能在今年9月前后步入降息周期,美国长期利率与美元指数有望双双回落,这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企稳甚至反弹。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李桐

  “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已经在探索当地国企或城投平台在保障房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包括不计短期的亏损来增加保障房的供应,进而实现规模化供应。”李宇嘉说。

  作为人口流入大省,2022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减少28万人,而2021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60万。4月2日,广东省统计局发文以《2022年广东常住人口继续稳居全国之首 稳定增长可期》为题,对人口数据变化进行释疑。

  为了吸引人口增长,沈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推出人才引进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落户沈阳;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提供更多的职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扩大城市建设规模,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提高居住品质;降低落户门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符合条件的人群提供更多福利和服务;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更多人来生活、工作和创业等。

  与公众的乐观不同,很多从事荒漠化治理、沙尘暴研究的学者们,反而都强调的是,人在面对沙尘暴问题面前之渺小、根除沙尘暴之不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李辉跃1966年2月出生,福建石狮人,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早年曾任晋江市副市长、泉州市团市委书记、德化县县长、厦门市集美区委书记等职。

  谈及法美和欧美的盟友关系,马克龙则说道:“成为盟友并不意味着成为附庸,仅仅因为我们是盟友,仅仅因为我们一起做我们决定做的事,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权利,并不意味着要去追随我们盟国国内最极端的那群人。”

黄佳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