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族乐器产业 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03 18:17:01

  发展民族乐器产业 奏响乡村振兴乐章(乡村行 看振兴)

  时而低沉悠扬、时而清脆明亮,乐声不时从古色古香的庭院传出,琴、筝、阮、琵琶等招幌沿着青瓦白墙的村居排开。

  这里是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这个仅有105户的豫东小村,有90户生产民族乐器及配套产品,产品涵盖20个品种、30多个系列, 年产值达1.2亿元。

  上世纪60年代,兰考县干部群众查风口、追沙源,找到了栽种泡桐这一治沙良方。如今,告别风沙之苦的兰考,大力发展民族乐器产业,千顷泡桐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

  徐场村村委会主任徐永顺介绍,80年代,村民带着泡桐制成的风箱到外地售卖,因鼓风时声音脆亮,吸引了上海民族乐器厂专家的注意。凭借透音性能好、共鸣程度高、抗热耐腐力强等优点,泡桐被认为是制作民族乐器的上佳材料。从此,徐场村的民族乐器产业发展壮大起来,越来越多村民由木匠转身成为琴匠。

  有经验、有资源、有市场,还得有帮手。徐雨顺想到了在外地学习音乐的儿子,就劝他回来一起干。“孩子起初不太愿意。别的不讲,农村给人的印象,就是环境条件差。像家门口这条路,以前一到雨天,净是灌满泥水的车轱辘印,出趟门两腿都是泥,怎么能留住人?”徐雨顺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兰考县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农村改厕、硬化、排水、绿化、坑塘治理、美丽庭院建设等为重点,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122公里,集中整治150个村庄坑塘,提升改造14处污水处理厂,造林绿化2.32万亩,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称号。

  “我们村的环境大变样!”徐永顺告诉记者,“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很多砖瓦房也变成了古色古香的庭院。发展机会多了、生活环境好了,徐雨顺的儿子也回到了家乡,不少周边村民也来这里务工。

  堌阳镇推动民族乐器“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分3期打造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园区(音乐小镇),现有40余家知名民族乐器企业入驻一期商业街。结合民族乐器元素,徐场村建成“宫、商、角、徵、羽”5个游园,提供集观光度假、乐器体验、乡土美食、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服务。堌阳镇获评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徐场村被评为河南省创业示范村。

  “今年琴坊订单量大涨,来参观的客人也络绎不绝。”徐雨顺说,琴坊一年可生产古琴等乐器700多台(把),产值近300万元,眼下琴坊的制作车间正在升级改造,“我们要把更美丽的庭院、更具匠心的产品展现给大家。”

  如今,民族乐器产业已成长为兰考县特色支柱产业,全县共有乐器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219家,年产销各类民族乐器超70万台(把),音板及配件超500万套,年产值30余亿元。

  美国财政部表示,2022年6月,数百万美元从属于马洛费耶夫的美国银行账户中被没收,“因为他当时直接或间接地为俄罗斯政府或亲俄政府办事”。

  安永全球首席技术官Nicola Morini Bianzino也认为,目前还没出现在企业中使用ChatGPT的“杀手级”用例,但这种状态可能很快就会改变,未来6到12个月将带来实验的爆炸式增长,尤其是当公司能够使用OpenAI的API在ChatGPT上构建之后。

  人气足,市场旺,信心强。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统计,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为3.44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达4740亿元。专家预测,未来全国冰雪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以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为重点的冰雪产业链逐步形成,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到2025年有望达到1万亿元。

  活动现场,罗源县当地民众围起了一个巨大的圆形“过火埕”——直径约30米、高约50厘米,由700多篓木炭铺就而成。所谓“过火”,就是人赤着双脚,一步步走过这用炭火铺成的“毛毯”,以此向神明祈求平安和好运。

  “我是使用单位发放的博影电影卡,在其公众号购买的两张票,显示‘票价106’,但纸质票上却写着票价40元。我当时查了一下购票平台上这场电影的价格,为80元。当时没怎么在意,但是后来越想越不对劲,感觉自己是不是票买贵了?”

  “票价都是由影院方面来制定的,平台方会在影院票价基础上加收服务费,一般是几块钱。有时候消费者发现平台价格比线下便宜,可能是影院方制定的价格有差异,也可能是平台优惠力度比较大。”该人士称。

林俊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