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留学生奥马:中国人的慷慨善良让我对这里充满热爱

来源: 旅游网
2024-06-19 18:15:09

  中新网上海12月22日电(李秋莹 任新月)今年28岁的奥马是一名来自黎巴嫩的留学生,目前正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攻读MBA课程。作为一名商人,奥马认为,“一带一路”将为黎巴嫩和阿拉伯世界的国家创造经济机会,“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文化。”

  实际上,这并不是奥马第一次与中国结缘,早在2016年,他就曾在北京大学学习。北京这座城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真的很喜欢北京的食物,尤其是北京烤鸭。”与此同时,他也被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所吸引,“我真的很享受在北京的时光,我告诉自己我想攻读硕士、MBA或其他学位,我会再回到中国。”

  奥马介绍,目前自己有一家从事水果和蔬菜贸易的国际公司,“我们从黎巴嫩和中东采购牛油果,然后在欧洲销售,主要是法国、英国和荷兰。我们还在沙特阿拉伯、迪拜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销售这些产品”。奥马说,选择在中国修读工商管理硕士,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把自己公司的业务扩展到中国,“与此同时,我也试图在包括国际贸易在内的商业领域找到更多的机会。”

  “‘一带一路’让我这样的阿拉伯商人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大量的中国公司在中东和阿拉伯世界扩展市场,这将为黎巴嫩和阿拉伯世界的国家创造经济机会。”奥马表示,“从我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正在向海外扩展,大部分项目都是中国参与建设的,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据了解,近些年,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五通”框架的有效对接下,中国与中东国家在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等方面的合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奥马用“忙碌”来形容自己的中国学习之旅,他告诉记者,自己在中国只有三件事要做,“学习”“参观”“学中文”。“我们在中欧的课上会讨论一些商业上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基于中国公司或者在中国的国际公司,我了解到很多关于中国商业的知识,这也让我学习到如何在中国做生意、如何用中国方式在其他国家经营。”在奥马看来,中国人的经营方式更依赖于人际关系和信任,“想想看,如果你面前的人信任你,他可以和你做生意。如果他不信任你,他就不会和你做生意。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中国,因为他们做事情会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这对于经营一家企业非常有利。”

  而中国人的慷慨和善良,也让奥马对这片土地充满热爱,他 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持续十年的故事,“2014年。我在非洲遇到了一个中国人,那时候,他在非洲教中文,我们也成了朋友。当我今年来到上海时,他非常热情地邀请了我去他家里做客,我在他家里待了两天,认识了他的家人。我真的很欣赏中国人民的这种慷慨和善良,就像这位朋友一样,十年未见,当我回到中国,他会向我张开双臂,把我介绍给他的家人和朋友。”(完)

  近年来,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天津市委宣传部的有力指导下,天津文艺评论事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在全国文联系统较早成立了天津市文艺理论学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主题文艺评论实践活动,为推动天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联合中国文联和天津市文联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文联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积极推荐学员参加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研班,全力配合全国(天津)相声大赛举办相声艺术研讨会并结集出版《相声艺术论文集》,着力通过理论培训、推优选优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优秀文艺评论家。《文学自由谈》等刊物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春华秋实——天津市区县文联文艺创作成就荟萃》《天津文艺新星谱》《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论文集》《中国天津第四届民博会会刊》等书籍,体现了天津文艺评论工作成果。

  <strong>持续深耕产业AI为实体经济提供科技力量</strong>

  广州市科技局表示,为积极落实《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作用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设置港澳“资助计划”直通优胜奖的机制,共吸引了10家获得该类计划的港澳企业参赛,进一步激发港澳各类创新主体融入湾区的积极性。本届赛事共计17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

  2月份仍然是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的一段时间。展望未来,预计16日至18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北部等地自西向东将出现小雪或雨夹雪,部分地区有中雪,局地大雪;西南地区东部、江淮、江南及华南北部等地有小雨,云南南部及江南中部的部分地区有中雨。

  习近平指出,3年前,首相先生顶风冒雪“逆行”访华,同正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人民坚定站在一起。今年是中国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柬建交65周年。我很高兴同你实现“三年之约”,在新春之际共同开启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新时代。

  以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将数据要素与农业全过程、全产业链有机融合,实现劳动替代、精准投入、环境监测、智能决策等,正驱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中推广应用,顺应世界农业科技进步前沿,符合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持续关注和支持。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对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农业发展等作出明确的目标安排和任务部署,未来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前景广阔。

林承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