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对围堵说“不” 保护主义“回旋镖”必将伤及美国自身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25 18:46:00

  美国彭博社发文指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其结果除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还给美国企业获得低成本的清洁技术制造障碍,与美国此前的减排努力背道而驰,推迟了对美国及全球而言殊为关键的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彭博社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只会维持美国国内高于市场价格的劳动力成本,进一步损害美国企业竞争力,削弱创新动力。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5月31日在全球化智库发表演讲时表示,抵制中国新能源产品是在错误时间做的错误决定。美国政府的做法大大提高了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这是“政治荼毒贸易的一大例证”。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称:“我认为这是美国选举年由政治驱动的巨大战略错误,对中国这样一个在生产零碳新能源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立场,在我 看来,这可能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零碳替代能源产品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世界所迫切需要的,这恰恰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

  罗奇本月早些时候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美国指责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是夸大其词。

  斯蒂芬·罗奇称:“说中国‘产能过剩’完全是夸大其词,当谈到绿色科技产品时,当今世界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并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需要调动一切产能来促进从碳排放转向替代能源,如果美国国内没有这样的产能,那我们应该感到羞耻。”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6月10日发文称,当一个国家保护某些行业时,在富裕国家,“赢家”是受惠的行业,现在集中在低碳和高科技领域以及这些行业的工人,“输家”是消费者和企业,他们要为当地生产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花费更多。文章举例称,就电动汽车而言,比亚迪“海鸥”在中国的售价约为一万美元,而美国消费者购买一辆电动汽车的价格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三倍。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6月12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加征关税是糟糕的政策,但却是政治好把戏。我们可能有充分的理由想要干预经济,但保护主义政策不是什么好办法。

  今明两天,全国大部仍以升温为主。到了明天,最高气温10℃线将北抬至河南北部到安徽北部一线,像是南京、合肥、武汉最高气温都会超过10℃;华南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也将达到20℃左右,暖意回归。

  2022年8月8日,王玉平在家里摔倒了,被送进了医院治疗。十天后,她出院,住进了一家老年公寓。张千千说,因为母亲在家里不方便,老年公寓有人护理,而且她每天都会过去陪她聊天。

  2022年房地产投资累计下降10%,低于前值0.2个百分点,仍是拖累总体投资的主要因素。不过在政策支持和2021年同期基数走低的提振下,12月当月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收窄7.7个百分点至12.2%,为近三个月来最高。

  瑞士再保险中国原总裁兼瑞再北分原总经理陈东辉预计,去年由于车辆出行明显减少,行业利润也将大幅好于预期。

  2012年年底,深证100前三大权重行业依次为房地产、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在当前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深证100样本股行业结构转向新能源、科技、新消费等新领域产业。截至2022年年底,深证100前三大权重行业依次为电力设备、电子、医药生物,较十年前已全部替换。

  一些原本计划回老家过年的郑州市民,很快被这一消息激励,求购烟花爆竹的信息,也开始充斥不少人的朋友圈。

杜志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