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断位、提前预警 新型可穿戴设备能“识音辨病”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5-18 04:03:51

  【总编辑圈点】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推出一款新型软质、微型可穿戴设备,其性能远 远超出了医生听诊检查时获得的间歇性测量结果。这些设备轻柔地黏附在皮肤上,可在身体任何区域的多个位置同时无线连续跟踪体内的微妙声音。这项新研究16日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

  团队在15名患有呼吸和肠道运动障碍的早产儿和55名成年人(其中20名患有慢性肺部疾病)身上测试了这些设备。

  在开发新设备时,研究人员考虑到两个弱势群体: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早产儿和手术后的成年人。

  新设备可在婴儿清醒和睡眠期间连续无创监测,不会打扰他们,还提供了安全确定婴儿与空气运动(进出气道和肺部)、心音和肠道蠕动相关“特征”的机会,同时关注昼夜节律。此外,对于儿童和婴儿,心肺和胃肠道问题是生命前5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胃肠道问题伴随的肠鸣音是大量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这一设备可监测这些声音,除了提供持续监测外,还能使重症监护婴儿摆脱连接到床边监视器的各种传感器、电线和电缆的束缚。

  团队也在成年患者身上展开测试,在所有受试者中,设备同时捕获不同位置的肺音和身体运动的分布,使研究人员能够分析整个肺部一系列区域的单次呼吸。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持续实时监测这些声音,他们可确定肺部健康状况是好转还是恶化,并评估患者对特定药物或治疗的反应如何,然后针对个别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

  1972年,唐小翠出生在临夏县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在她仅7个月时不幸因病致残,8岁才能拄着拐杖慢慢行走,9岁进入校园,当年却因家境贫困辍学。

  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领航的力量。“五个一百”活动用炙热佳作为壮丽时代留下最生动的注脚,传递澎湃正能量,凝聚强大精神力,鼓舞每一个人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来源:环球网 作者:马铭泽)

  在应急救援领域,“思源工程”第一时间参与救灾救援和灾后重建等工作,分别向多个疫情灾区、地震受灾地区、洪涝灾害地区捐赠大批防疫物资、生活物资以及灾后重建资金。

  <strong>“和老家亲友团聚,热闹得像过年”</strong>

  八、两个社团完成换届选举。

  <strong>强支撑、增动力,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strong>

张欣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