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修订法规:对犬只实施狂犬病全面免疫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5-31 03:58:51

  中新网南宁5月30日电(陈秋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动物与人的传染病密切相关,据相关研究资料介绍,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条例》在完善合作机制、阻断传播路径、严格易感染动物管理等方面强化了防控措施,从源头上保护人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饲养犬只等宠物的人越来越多,犬只伤人事件频发,狂犬病防疫也备受民众关注,对犬只实施狂犬病免疫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条例》明确广西对犬只实施狂犬病全面免疫。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其饲养的犬只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对犬只实施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报告免疫接种情况。

  《条例》结合宠物犬主要集中在城区饲养等特点实际,明确城市建成区以及法律、法规确定的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内饲养犬只实行登记制度。同时,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农村地区饲养犬只的防疫管理工作;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规定做好流浪犬、猫的控制和处置,防止疫病传播。

  《条例》结合广西布鲁氏菌病防控成效和实践,提出禁止免疫病种的规定。《条例》强化牛羊等活体动物调运管理,增加了对输入广西的非种用、非乳用牛羊到达目的地后继续饲养,应当进行隔离 观察的制度,以降低牛羊布鲁氏菌病等动物疫病传入风险。

  同时,广西提出加强主管部门间合作,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合作机制。《条例》规定卫生健康和农业农村、野生动物保护等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合作机制,加强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以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及时互通相关信息,并按照各自职责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共同做好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野生动物、畜禽间的传播及向人类的传染。(完)

  <strong>【文艺观潮】</strong>

  就疫情期间的经济表现而言,众所周知,即便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是美国的三倍,欧盟的五倍多。事实上,2022年是面临着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滞胀危机的美国和欧盟经济史上最糟糕的年份之一。与此同时,美国政策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惊人,导致包括工薪阶层和资本家在内的所有群体收入和财富急剧减少。美国实际周薪下降4.4%,而美国股票和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年度回报遭遇自1932年以来最差表现——一些指标创下1871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1月5日召开的陕西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筹备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政治纪律、组织纪律、选举纪律、保密纪律等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大会风清气正、顺利圆满。

  <strong>大力提振市场信心</strong>

  “淘金”是男孩们的自我打趣,但背后更多的是责任。今年客流量随着疫情逐步放开大了起来,车组的高上线率、旅客服务设施的高使用率、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对“淘金”男孩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因此,无论是从宏观经济角度、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还是从收入和财富角度衡量,2022年对美国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一年。但令人奇怪的是,中国一小部分边缘人士认为,应效仿美国应对疫情的经济政策。正如上文所述,美国的政策带来的是灾难。事实上,为避免中国犯类似的错误,以及进一步了解西方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研究西方应对疫情的经济政策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蔡军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