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又一家?*ST宁科提示多项风险

来源: 中华网
2024-06-16 02:18:23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收盘,*ST宁科股价报1.33元/股,收盘涨幅为4.72%。

  提示多项风险

  *ST宁科在公告中提到,公司股票于6月13日跌停,于6月14日涨停,6月14日当日振幅达到2.36%,当日换手率达到4.41%。近期,公司股票交易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公司公告称,公司预重整能否成功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公司预重整成功,法院将依法审查是否受理重整申请。公司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具有不确定性,重整是否成功也存在不确定性。如法院最终裁定公司重整不成功,公司将存在被法院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第9.4.15条的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公司整体债务规模为26.3亿元,其中逾期债务总规模为19.1亿元,涉诉债务规模为16.58亿元,除子公司宁夏华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银行账户外,公司及子公司所有银行账户被冻结,严重缺乏用于偿债的资金和流动资产。此外,重要子公司中科新材目前处于临时停产状态,试产的产量较低,结合公司目前债务风险巨大的情况,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面临严重的负面影响,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破产原因。

  此外,因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2023年度审计报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2024年4月30日起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且,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4.1条的相关规定,如法院依法裁定受理公司重整、和解和破产清算申请,公司股票将在重整申请受理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此外,因公司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2023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子公司存在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资金借款合同纠纷、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产生的多起诉讼,鉴于部分诉讼案件处于审结未履行阶段、审结未履行完毕阶段、未审结阶段、立案受理尚未开庭阶段,目前无法准确判断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因各类诉讼案件导致公司及中科新材所有银行账户被冻结资金

  在生产恢复方面,公司的生产恢复工作仍在进行,试产的产量较低,离完成真正意义的复工复产仍有相当差距。公司最终能否彻底完成复工复产,实现可持续的正常生产经营,仍具有不确定性。截至公告披露日,前述“其他风险警示”情形尚未解除。

  亏损进一步扩大

  根据*ST宁科公告,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基、淀粉基新材料制造以及煤质活性炭制造业务。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科新材主营业务为长链二元酸的生产及销售,公司控股子公司华辉环保则是一家从事煤质活性炭生产及销售的企业。

  根据公司此前公告,2023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同比下降58.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66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41亿元。

  分业务看,生物基、淀粉基新材料制造经营情况方面,*ST宁科表示,中科新材受增资款未实缴到位的影响,流动资金不足,于2023年4月停产,公司就当前困难局面向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汇报,2023年7月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设立纾困帮扶计划,并与政府纾困帮扶平台签署了《纾困帮扶协议》,纾困规模不超过8000万元,专项用于中科新材恢复生产,鉴于纾困帮扶资金规模有限,纾困期间中科新材仅维持小规模产能运行。

  报告期内,中科新材产能未能充分释放,实现营业收入5839.45万元,毛利大幅减少,计提存货及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约1.7亿元,计提非关联方借款利息导致财务费用增加,净利润亏损4.19亿元。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经营情况方面,*ST宁科表示,华辉环保在活性炭市场销售疲软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新客户,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受主要原材料洗精煤、焦油等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影响,毛利率有所上升。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净利润亏损1384.89万元。

  审读:任明杰

  编辑:张典阁

责任编辑: 凌辰

  面对吴亦凡这样的艺人,没有谁会问出“你这么普通,却那么自信?”这样的问题,因为资本和饭圈已经把“颜值既正义”这个看似荒唐的说法变成了黑体字的定理。

  数字平台和社交网站连接起了产业、偶像和粉丝,而通过官方后援会的聚集,粉丝们能够打破地域结成一个社群。他们在这样的社群里进行信息交流、交友、交换,找到认同感,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和物质需求。

  西南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院长谭宗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2018年10月,他们开始在2018级本科新生中遴选首个监察法学实验班,选拔40名新生组建法学(监察法方向)实验班,采取校内导师和实务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已连续培养四届,“我校依托法学学科优势,吸收党内法规、纪律检查、监察调查等校内相关研究力量,并在纪检监察实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初步完成了监察法学科体系与本科、硕士、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他透露,西南政法大学申请2023年开始招收纪检监察专业本科的申报材料已经教育部公示,目前正积极争取成为新兴的纪检监察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大约十年前,高校设立廉政研究机构迎来了一次高潮。任建明回忆,在2000年,清华大学率先成立了廉政研究室,不久北大也成立了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大概自2007年开始,廉政研究机构就在全国高校全面开花。截至2013年11月,我国高校已成立超过100所廉政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依托于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之下,其中有的高校在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BA)项目中设了纪检监察方向,招收和培养纪检监察干部。

  高德地图显示,G110国道磴口至巴彦淖尔区间有一段道路封闭,显示南北向均无法通行。11月29日14点,地图实时路况显示,与G110国道相邻的京藏高速段,有5公里是深红色的极度拥堵。 

  交通部还要求,各地严禁擅自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限制运输服务,严禁“一刀切”限制封闭区域末端物流配送,严禁实施静默和封控管理的城市一律限制货车进出,严禁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货车通行。

洪儒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