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河曲庭院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来源: 观察网
2024-06-13 09:11:42

  中新网忻州1月16日电 题:山西河曲庭院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作者 杨静 张靓

  小庭院释放“大活力”。近年来,山西河曲坚持政府引导、农户参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充分利用农村家庭院落、房前屋后闲置空地,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发展多种类型庭院经济,让“方寸之地”变成“增收之所”。

  2023年,河曲县共创建28个庭院经济示范村、217户示范户,示范户庭院经济收入户均达到5000元以上,庭院经济产业规模日渐扩大,产业种类不断丰富,产销衔接逐步顺畅,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增收新图景,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河曲县巡镇镇五花城村是传统农业村,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积极引导村民整合房前屋后空余土地、空闲资源,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庭院、大产业”的模式,发展特色庭院经济,让一个个农家小院充满生机。

  隆冬时节,走进五花城村养殖户邬混千的家,一阵阵牛羊叫声传来。邬混千正忙着拌料、上草,打扫棚圈,4头膘肥体壮的肉牛和10来只羊争先恐后吃着草料。“当初花1千块钱买了头小牛,现在经常性保持4头,每年出栏2头牛,光养牛一项,每年就可收入2万元以上。”

  邬混千说,自家种的玉米是牛羊的“营养餐”,同时还解决了秸秆处理难的问题。“现在不让焚烧秸秆,将其合理利用秸秆,节约成本也相当于增加收入,此外牛粪还可以肥田。”

  有料有草就有底气,通过种养结合,邬混千实现了“草畜配套、以种供养、农牧互促”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村民邬志军曾靠养猪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如今,得益于庭院经济的好政策,他不出村就有了收入,日子越过越有信心。“今年共养了70多头猪,这个冬天出栏12头,卖了3万多块钱。”

  庭院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现在,五花城村越来越多村民主动要求加入养殖队伍,希望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更多财富。

  新的一年,脱贫户村民邬永存计划在自家院里养百八十只羊,“现在政策好,重视、扶持养殖业,我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入乡村振兴的行列。”

  近年来,河曲县把庭院经济和乡村振兴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一窝猪”“一窝鸡”“一群羊”“一头牛”“一个 作坊”的作用,让“院景”变“钱景”,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花城村党支部书记白将说,2024年,该村将继续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因户施策、因地制宜,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三分地,重点发展畜牧养殖产业,不断促进村民家庭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完)

  保障服务能快尽快。继续深入实施失业保险待遇“畅通领、安全办”行动,推行“三免”经办服务模式,实现“免跑即领”“免证即办”“免登即发”,简化优化办理申领环节。

  老人一个人的宽慰,也逐渐成了一群人的共识。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之下,一年来,金晓宇与父亲的生活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在父亲和多方的积极帮助下,金晓宇逐渐打开自己迎来了新的生活,其继续着翻译事业的同时认识了更多朋友,进一步融入了这个社会。

  “大型二氧化碳制冷及其跨临界全热回收技术在北京冬奥会的应用,只是一个起点。未来,很多领域都可以应用我们的技术。”时隔半年多再次见到张信荣,记者感到他的话语间多了几分轻松。从煤矿深层热害治理到二氧化碳储能,从数据中心到零碳机场,张信荣细数最新的研究成果,每一项都令人惊叹。

  广东省表示,推动重点城市加快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增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22万套(间),有效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会议指出,2022年全国三农系统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夯实了三农压舱石,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粮食逆境再夺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大豆油料扩种超出预期,大豆自给率提高3个百分点,肉蛋奶、果菜鱼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耕地保护建设、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扎实推进,农机装备创制实现阶段性突破。农业绿色发展纵深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实施,农村改革扩面深化,乡村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年货节期间,天猫超市的雪兔多肉、“兔子花”仙客来倍受中国家庭追捧,其中,花形酷似兔耳朵的仙客来同比增长超过了10倍。开运竹销售同比增长都超过了500%。

蒋淑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