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加紧走向西方 两份协议,暴露美国日本的小心思!

来源: 大河网
2024-06-17 05:53:14

  中新网6月14日电(记者 管娜)当地时间6月13日,美国、日本分别与乌克兰签署了为期十年的双边安全协议,承诺为乌克兰提供长期支持。

  “今天是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泽连斯基当天说道,但同时,他也对美国及其盟友发出疑问:“这份团结能维持多久?”

  多家外媒指出,协议的前景仍不明朗。这两份双边协议意味着什么?美日乌三方各怀什么心思?协议中的承诺,最终能实现吗?

  “乌正式成为西方阵营一员”

  当地时间13日,在意大利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分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双边安全协议。美国和日本也是G7国家中,最后与乌克兰签署安全协议的国家。

  这两份协议意味着什么?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张弘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提出了两点看法。

  第一,双边安全协议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安全保障,或是一种军事盟友关系,正在发挥作用。特别是美乌之间,乌克兰虽然没有加入北约,但该协议意味着,乌克兰已经“正式成为西方阵营的一员”。

  第二,通过双边安全协议,西方与乌克兰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利益捆绑。乌克兰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外部军事援助,发生重大军事溃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在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协议后,美日重申对乌支持。然而,在这一切背后,美、日、乌又各自怀着哪些心思?

  张弘指出,美国这样做,实际是想借俄乌局势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影响力,重新整合西方阵营,“复活”北约。其次,美国想借乌克兰围堵俄罗斯。最后,美国还希望以此为例,产生连锁效应,试图拉拢更多小国为其自身的全球战略服务。

  对日本来说,签署日乌安全协议,将提升日本在全球政治中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对美国等西方盟友的一个交代。此外,未来乌克兰的重建工作将成为一个“大蛋糕”,该协定可能会帮助日本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至于乌克兰方面,张弘认为,乌方既可以在利益上与西方长期绑定,又能获得稳定的军事援助。另外,签署双边协议,是对其社会、民心、军心的一次鼓舞。

  “协议只是外交承诺”

  根据协议,如果乌克兰遭受武装袭击或威胁,美国和乌克兰高级官员将在24小时内会面,商讨应对措施,并确定乌克兰需要哪些额外防御需求。

  在俄乌局势持续紧张的情况下,美国是否能履行这一承诺?张弘说,“美西方已经在这样做,协议只是将其机制化,以联合协议的方式将其固定下来。”

  事实上,在协议尚未签署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就指出,美乌双边安全协议预计将是一项“行政协议”,而非正式条约。

  美媒还指出,该协议没有作出支持乌克兰国防方面的具体资金承诺,也没有要求美国出兵保护乌克兰。CNN认为,这项安全协议的前景仍不明朗。

  张弘认为,该协议只是一个外交承诺,不具有强制约束力,是对美乌军事合作关系的一次再确认。“协议的内容并没有超越过去双方合作的范畴”。

  另外,张弘还指出,“协议中提到的安全资源是一种模糊概念,安全资源的幅度和数量没有具体规定。但是,这实际上预示着,即便签署协议,西方如何执行,仍然有很大的自由裁量度”。

  对乌援助会源源不断吗?

  2024年,G7中有四国领导人都将迎来国内关键选举。美国“政治新闻网”分析称,参与本次G7峰会的领导人,或许是多年来“最弱势”的一群领导人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为国内选举和各种各样的“危机”分心。

  202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英国议会、法国国民议会也将迎来选举,同时,日本执政党自民党也将选出总裁。

  法新社报道称,泽连斯基对美国和其他盟友的持久支持表示怀疑。泽连斯基说,问题在于“团结将维持多久”,比如美国和欧洲领导人之间的团结,将如何受到今年多国选举结果的影响。

  以美乌双边协议为例,CNN直言道,协议“不一定对任何未来的总统具有约束力”,可能被未来的美国政府取消。路透社也指出,该协议的未来仍不明朗。

  外媒指出,锁定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前总统特朗普没有 明确表示,如果他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获胜,是否会继续支持乌克兰。主张“美国优先”的特朗普,一直对向乌克兰提供额外军事援助持怀疑态度,一度批评“美国财富源源不断流向乌克兰”。

  尽管如此,这些国家选情的走势,是否会对其援助乌克兰的根本立场造成影响?

  对此,张弘称,“援助乌克兰在西方社会是‘政治正确’,所以,未来即便一些国家国内政治出现变动,西方完全放弃乌克兰的可能性也不大。”

  不过,张弘也指出,“在一些西方国家,支持乌克兰是一种主流做法,但是在支持乌克兰的方式上,西方的政党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

  “而且,乌克兰危机让欧洲有了唇亡齿寒之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在援乌问题上,可能变得比美国更加坚定。”张弘说。(完)

  全国政协的85名环境资源界委员中,多名委员为连任,此前分散于其他界别,如科学技术界、农业界、九三学社等。这些委员的相同之处是,他们几乎都曾提交过与环境资源相关的提案,例如童金南作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科学技术界的委员,他提交的第一份提案与汉江环境保护有关,后续也曾提交过多个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关的提案。

  在省级层面,福建疾控改革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5月24日,福建省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将依托同级卫健部门设置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局,福建也成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后,率先公布省、市、县疾控局组建总体框架的省份。2021年8月,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筹)在福州揭牌,为全国首个挂牌的省疾控局。

  2023年伊始,韩国总统尹锡悦曾就核问题发表与美国立场背道而驰的言论。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分析称,韩国在朝核问题上与美国的立场一向有微妙差异,韩国与朝鲜是邻国,态度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强硬。奥斯汀此行正是为让韩国放心。

  可中国足球却在近年来出现了国内联赛俱乐部欠薪、退出、解散成潮,男足国家队排名下滑的局面,近来又频频出现相关人员违纪违法的丑闻,从国家队主帅到足协重要官员都牵扯其中。

  根据柬埔寨旅游部12日的最新数据,1月来柬旅游的外国游客约40万人次。其中,1月份来柬中国游客有2.5万人次,同比、环比均有大幅度增长。

  对此,台湾陆委会8日回应称,目前大陆人士来台从事宗教交流仍须以项目方式申请,陆委会将会同主管机关积极提供必要协助。高雄市长陈其迈称,有关大陆人士包括亲友、宗教人士来台部分已经在协助,“内政部”会提供必要帮助。“立委”刘世芳称,如有大陆信众或亲人要来台吊唁星云大师,按照一般程序申请并没问题,但如果延伸为陆客来台旅游,并参加13日举办的圆寂颂赞典礼,“就是两条不同的路线,不要混为一谈”。联合新闻网称,公开数据显示,自疫情发生以来台方于2020年初开始大幅限缩大陆与港澳籍人士入境规定,其中宗教人士部分,直到2022年11月才宣布针对港澳宗教人士的放宽措施,让后者可以依规定申请来台,但是针对大陆宗教人士来台部分,目前仍未有放宽的政策举措,其余多个领域也未宣布开放。

崔振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