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没有围墙”的智力密集型园区 西安老城区如何借科创之力焕新生?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19 03:56:47

  中新网西安6月18日电 (记者 张一辰)在中国很多城市,老城区往往是经济发展成熟度较高的区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发展空间受限、传统产业发展停滞、社会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逐渐出现。城市的“有机更新”如何在创新与传承之间觅得平衡发展之路,成为留给当地政府的一道思考 题。

  为此,记者近日走进位于西安市核心城区的碑林区一探究竟,了解其如何发挥科教资源集聚、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利用传统街区、旧厂房、老校区、低效楼宇等空间,打造新产业、新体验、新场景,实现老城“活力再造”。

  在位于西安闹市区的友谊路,沿路四千余棵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已经伫立数十年。如今,这条路也是国家试点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的主轴线,沿线高校林立,科研机构达百余家,莘莘学子由此启航,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从古城深处不断萌发。

  漫步此间,“硬科技”元素在街区随处可见。“西工大——光机所”核心示范段临街展厅、口袋公园吸引市民驻足;延伸线上的西安创新设计中心,经过改造提升的多功能共享休闲区投入使用,咖啡吧、读书角、户外露台、机器人展台、洽谈区等为企业搭建了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交流的平台。

  从“一条路”到“一个街区”,从一片区域到一个生态圈,以“友谊路轴线”为核心,打造出一个没有围墙的智力密集型园区。“微改造”“微运营”“微开发”的可持续、市场化模式在此间上演,成为探索未来宜居城市新路径、推动城市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围绕打造“没有围墙的科技产业园”目标,碑林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制定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规划,范围面积约10.47平方公里,旨在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以硬科技塑造现代化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青年科技人才高质量创业就业、探索未来宜居城市新路径、推动城市街区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区别于以往以大规模拆除、增建、搬迁为主的“大拆大建”式更新,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围绕从“拆改留”到“留改拆”的更新策略,通过“修旧如旧”“换装新貌”“微更新新旧结合”等阶段性更新,实现多方向有机探索。

  西安碑林区官方表示,以“工作—生活—学习—休闲”为一体的创新生活圈图景在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的推进建设中铺展开来,“大学创新、科技创业、产城融合”的创新发展新格局也正在形成。该区还将建设高能级平台、吸引高效益项目、培育高产值企业,打造业态集中、要素集聚、空间集约的楼宇经济,促进中心城区转型升级。(完)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眼下,农村疫情防控成为重点。河南省周口市在农村建立医疗保障重点人员名单,为他们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全力保障农村居民健康。

  各大机构也纷纷看好储能板块,两大核心驱动力将催生储能行业2023年投资新机会。

  北京市纪委监委出台《关于开展离职公职人员违法乱纪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提出全面开展离职公职人员违法乱纪问题专项整治。

  在股市震荡的当下,券商缘何顶着股价下跌的风险接连发起再融资?或许,可以从财报上找到一些答案。

  大二时,在老师和兄长推荐下,他选择微电子方向研究相关芯片设计,进入学院丁守军老师的光电功能晶体课题组,进行全固态黄光激光器的高品质光学功能晶体的生长性能研究,学习技术制备发光材料,用作大雾天气下的道具交通安全警示信号灯。

  与正规冰场相比,这里的冰场处在开放状态,并没有监管人员,出租冰车雪橇也纯属个人行为。尽管人们玩得很欢乐,但冰上处处潜藏危险。此时气温在3摄氏度,阳光也很充足,两片冰面已经明显出现融化的痕迹,泛出两大滩水。

吴容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