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题材与新叙事开辟新路径 《我的阿勒泰》创作座谈会举办

来源: 安徽网
2024-06-02 10:11:06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网络剧《我的阿勒泰》创作座谈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会议围绕作品的叙事艺术、人物塑造、美学探索,以及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文学+影视+文旅”融合方面的意义进行深入讨论。

  散文改编、生活流叙事,尽管体量轻盈,但《我的阿勒泰》一经播出就凭借其由表及里的深度美感赢得了良好的收视成绩和社会评价。该剧此前成功入围第7届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并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完成亚洲首映。《我的阿勒泰》开播以来成绩闪耀台网两端,收获广泛好评。CSM全国数据显示,该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全剧平均收视率达2.62,并成为爱奇艺迷你剧热度Top1,豆瓣8.8分登顶2024年国剧口碑榜,成功拉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文旅消费增长。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认为,该剧不仅成为新疆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还体现了文旅广电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他指出,“《我的阿勒泰》的成功是文化和旅游部门与广电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果,通过文旅联动推广计划,有效地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旅游热潮,展现了1+1>2的协同效应”。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胡一峰认为《我的阿勒泰》在文学艺术转化、美感 网感统一以及社会情绪表现上作出了新的探索和贡献。他特别强调了该剧从散文改编为电视剧的标志性意义,对文学与影视关系的深化理解,以及剧集将真善美的追求具象化、地域化、时代化,为观众提供了一座连接心灵与真善美的桥梁。

  《我的阿勒泰》通过精心构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深入探讨了文化传承、家庭纽带与个人成长等重要议题。这部作品被认为不仅拓宽了剧集的思想深度,也彰显了主创团队在艺术探索和文化传播上的社会责任感。

  该剧导演、编剧滕丛丛当日表示,“团队的初衷是通过高质量的制作和创新探索,尊重观众,创作出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剧中张凤侠的饰演者马伊琍、李文秀的饰演者周依然、巴太的饰演者于适、托肯的饰演者阿丽玛也分别分享了表演心得。他们均表示,通过在拍摄过程中深入了解哈萨克民族和牧民生活,感受到了阿勒泰的自然美景和哈萨克族的风土人情,剧中充满魅力的多个角色,也唤起了大家对心灵故乡的追寻,以及对生活中简单、质朴美好的珍视。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我的阿勒泰》成功将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叙事之美和人物之美融入其中,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是电视剧创作中的一股清流,其他作品可以吸收借鉴这部剧的成功之处。”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表示,《我的阿勒泰》为观众呈现了一种温暖现实主义的美学体验,展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为电视剧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创新路径。

  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周蓉表示,《我的阿勒泰》在艺术表达上追求极致,提供了绵长而温暖的影像质感,为网络剧内容创作开辟了新路径,也为行业带来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称,《我的阿勒泰》的成功,证明了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多样化人物的重要性,强调了塑造人物时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灵感。这部剧作为中短篇电视剧的典范,对中国电视剧创作生态、风格多样性、人物塑造及创作源泉等方面都有重要启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当日指出,《我的阿勒泰》是新时代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的标志性作品,为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体现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对创作的深厚滋养。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研讨会并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我的阿勒泰》是文学+影视+文旅梦幻联动的优秀典范,这部剧的成功重要意义在于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让我们看到了精品创作文艺创新有巨大空间。”(完)

  救援力量仍不充足。据《南方周末》报道,按照规定,外地的民间救援队跨省救援前需要向事发地的应急管理部门开具邀请函,随后再向属地的应急管理部门报备。得到批准后,救援队方可出发。多支民间救援队前往涿州,却卡在“邀请函”上,由于涿州市应急管理局也受洪水浸泡而断电,通讯信号断断续续,而应急管理局的批准公章“在另一栋大楼内,中间水很深,正安排工作人员涉水去取”。

  报道还提到,台军高雄总医院左营分院院长洪恭诚3日称,最严重伤患为52岁的张姓男子,全身有95%的烧烫伤,目前仍未脱离险境。另外3位伤患分别是有40%二到三度烧伤的39岁洪姓男子、二至三度烧伤面积达61%的陈姓男子,一轻伤患者则是耳后有5%二度灼伤。

  不过,目前来看烟台能否“笑到最后”还存在不确定性。因为,去年常州就曾上演过“逆袭”的戏码。去年上半年烟台GDP领先常州约85亿元,但最终常州下半年发力实现反超。

  在他看来,这是大部分增长乏力城市“共同的命运”。“很多沿海城市,像东莞、泉州等外贸型城市,都有外贸订单流失的情况,所以外贸数据从去年七八月份到现在,每个月都在往下走,下半年可能更严峻。”他说。

  万亿城市“守门员”东莞,上半年增长“失速”。7月26日,东莞市统计局披露:2023年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262.10亿元,同比增长1.5%。

  《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中透露,在2022~2023学年,东城、西城、海淀、朝阳的小学招生人数全部负增长,分别比上年减少664、937、864、1295人。其中,东城、海淀、朝阳已经是连续两年负增长。

袁富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