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丰台非遗展示体验中心:看VR长卷,和AI对话

来源: 旅游网
2024-06-07 19:41:51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 赵明)站在北京市丰台区非遗展示体验中心的VR装置前,在民间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播800多年的卢沟桥传说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徐徐展开.......这种“非遗+科技”“非遗+体验”“非遗+场景”的展览方式成为当下非遗展示的新途径。

  6月6日,北京市丰台区非遗展示体验中心正式揭幕。该中心坐落于丰台区张仪村路227号院7号楼,总建筑面积2700余平方米,是一个集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展示展演、研学交流、文体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空间。

  展厅内,一幅长达15米的数字长卷,展示着从古至今丰台民众因非遗而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该中心还联合阿里云,尝试运用数字AI大模型技术,打造“基于大模型的交互式人工智能机器人”,观众可以通过扫码方式,进入交互界面,实时与“丰台非遗”进行智能对话,了解更多有关丰台非遗故事、非遗知识等。

  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闫玉玲介绍,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从古老的京剧脸谱到北京剪纸,从技艺高超的飞叉、中幡到喜庆热闹的太平鼓和小车会,每一项展示都是历史的活化石。非遗展示体验中心不仅展示了丰台区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广大市民提供内涵丰富又好玩的去处,让民众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及非遗之美。

  开幕式现场,非遗传承人当起解说员,一边忙“手工活”一边讲解技术要领。雕漆技艺非遗传承人侯春华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非遗工艺品可以被轻松复制,但通过手艺人用刻刀精雕细琢的精品是不易被复制的。展厅通过运用“实景+科技”的形式,推动非遗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美好愿景。让民众保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奇,对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 。(完)

  梁平区区长陈孟文介绍,这里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加工业有一定基础,但过去存在产业链短、品牌力不强等问题。随着我国消费不断升级,预制菜产品因烹饪便捷、品种多样受到年轻消费群体欢迎。“我们利用农业优势,2022年开始全力打造‘西部预制菜之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冬日暖阳和煦,山间大棚亮眼。记者步入绕蜡村金棚子葡萄种植基地,只见吴方正手持长柄剪刀修枝剪杈,村民赵海清则紧随其后捆扎清运。“农业专家送技上门,我们种出了错峰上市的高原葡萄。”吴方正扬手一指,基地入口处“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援建”十几个大字赫然入目。

  <strong>鼓励居民参与</strong>

  历史浩荡,未来已来。

  答:一是明确测试方式。2003年印发的旧规程主要适用于人工测试,2008年补充印发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主要适用于计算机辅助测试。本次修订明确“普通话水平测试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所有测试流程均通过测试信息化管理系统,按计算机辅助测试方式实施,人工测试只作为特殊情况下适用予以保留。这既是对多年来信息化建设成果的肯定和继承,也符合语言测试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二是取消备测室和备测时间。2003和2008年印发的规程要求有备测室和备测时间,供应试人熟悉试卷、做好准备。在具体实施中,各地的备测时间、内容、方式不尽相同,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修订过程中,一方面借鉴国内外其他种类语言测试方式,另一方面考虑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均来自国家测试机构编制并公开出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朗读作品和说话题目作为重点测试项目均已公开,应试人在测试前可充分准备,因此本次修订将取消备测环节。

  “对各领域各方面的风险隐患,我们脑子里要有一幅全景图,经常分析研判,对潜在的风险要有科学预判,备足工具箱,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刘晓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