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上交会闭幕 达成合作意向556项创新高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6 10:14:36

  中新社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姜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14日闭幕。

  本届展会共吸引观众近5 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占比超80%;展会期间发布了国际国内2637项创新成果和572项企业创新需求;现场达成合作意向556项,创历史新高。

  本届上交会的“上交会发布”品牌活动推出了64个创新项目,28家企业发布了全球或国内首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能源低碳技术、数字技术、生物医药技术三大专业技术展区聚焦产业前沿,集中展出了一批高能级、强示范的创新技术成果,如全球首套超大力值标准测力试验装置、全球首台受控核聚变“人造太阳”装置、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全呼吸道辅助诊断系统、全球首款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等。

  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36地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属于第三支柱保险中有国家制度安排的部分,完全由个人缴费,实行完全积累,市场化运行,能享受税收优惠。

  戴清表示,元旦前后南向资金继续流入互联网和医药,但边际上流向发生转变,开始净流入银行和保险行业,预期可能是经济修复和利率回升;同时净流出房地产和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可能在政策博弈性行情中兑现部分收益。元旦以来,北向资金加速流入白酒等食品饮料、金融和原材料,体现出对中国经济复苏和消费修复的信心,这与外资在港股的投资方向较为接近;边际上,对电力等公共事业也开始转为净流入,同时流出煤炭等能源板块。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碳酸锂价格回归,储能、整车厂、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有望加速发展,产业格局将更加健康。

  陈雳认为,当前我国在专精特新企业建设方面有三大优势:一是国内拥有完整、高效成熟的产业链体系,工业化建设良好,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人才优势,近年来国内教育质量提升,培育了大量专业人才,有利于推进企业实现产品“专业化、精细化”;三是“数字化”进程加快,随着国内数字经济建设加快,各行各业生产效率、服务效率都将得到较快提升,有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建设。

  孙捷也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市面上的碳管理工具大多不具备企业实际生产情景中亟须的能耗数据自动精准采集、节能减碳路径设计、绿色权益履约、权威机构认证报告等功能,因此远景自主研发出方舟能碳管理系统。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成都1月15日电 (记者 贺劭清 张浪)记者15日从成都海关获悉,2022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076.7亿元(人民币,下同),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同比(下同)增长6.1%。其中,出口6215.1亿元,增长9.2%;进口3861.6亿元,增长1.3%。

张致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