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新|我们在科技方面应该有非对称性“杀手锏”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25 04:13:24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没羽箭之飞石绝技,黑旋风之板斧绝招,小李广之称神箭道……《水浒传》一百零八将,大多拥有自己的撒手锏。

  撒是战法、技法,锏是古代的一种手持兵器。当主要作战兵器无法取胜甚至面临被敌追杀的险境时,一方抽出锏来,突然回身给敌人以致命一击。因此“撒手锏”具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属于一招制敌的“杀招”。今人为了突出技术或武器的重要性,就把“撒手锏”直接称作“杀手锏”。

  在如今全球科技竞争趋于白热化阶段,科学技术便是一个国家的“杀手锏”。习近平总书记对“杀手锏”技术的重要性早有洞见:“我们在科技方面应该有非对称性‘杀手锏’,不能完全是发达国家搞什么我们就搞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杀手锏”前加上了“非对称性”,意指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态势下,要充分利用不对称信息,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研究差异化方式方法和科学技术,实现超越竞争者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要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的科学技术。

  为何要大力锻造非对称性“杀手锏”技术?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方拥有的非对称性“杀手锏”技术很可能变成另一方的“卡脖子”技术。非对称性“杀手锏”技术越多,我们遭遇技术断供的风险越小,在竞争中就更能处于有利地位。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说:“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发展主要靠引进上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基本是利用国外技术,早期是二手技术,后期是同步技术。”这是特定时期的跟随战略,也是当时情境下不得不为之的策略。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善,我国与国外科技发展水平差距将越来越大。

  从现实层面看,我国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存在短板。比如我国钢铁年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一半,却仍生产不出某些特种钢材,高性能飞机发动机依赖他国,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领域发展滞后问题突出……如果关键核心技术被封锁,我们必将面临“卡脖子”的困境。

  如何锻造非对称性“杀手锏”技术,走出“卡脖子”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卡脖子”问题的根本原因:“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欲致其高,必丰其基。作为技术源头,基础理论研究决定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因此,做优做强基础科学和基础研究是关键。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锻造“杀手锏”技术的最大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科协、科技界委员说:“对一些方向明确、影响全局、看得比较准的,要尽快下决心,实施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组织全社会力量来推动。”

  截至2022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635.4万人年,居世界首位。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学习跟踪到自主创新过程,近年来兴建和投入使用了散裂中子源、强磁场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大型天文望远镜、海洋科考船等一大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一些前沿领域、前沿技术在国际上进入并行、领跑阶段。载人航天、深海深地探测、大飞机、中微子振荡等重大创新成果问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高铁网络、移动支付、数字经济等领先世界。

  英国知名杂志《经济学人》甚至这样说:“从前美国那些科技公司的老板,想要看看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只要推开门就行了,现在他们还得飞去中国一趟才算看全了。”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未来,我们只有持续锻造更多克敌制胜的“杀手锏”,才能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王卓婕

  视 觉丨陈腾

  校 对丨刘禛 孙洁 李英卓 宋春燕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 总台央视网

  <strong>在荆棘丛生的深山中,背着50斤装备手攀脚蹬</strong>

  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多方面困难,但省重大项目——中简科技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项目土建部分已经完成90%,建设进度比原计划大大提前。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岗说:“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重大项目推进办的工作人员,每周都来我们这里开现场例会,有问题随时处理从不过夜,他们这种高效的贴心的服务,有力保障了项目提前完成。”

  据介绍,航天科技集团今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200余个航天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发射次数将突破500次。其中,重大工程任务依旧繁重,要完成天舟六号、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3次发射任务,不断提高进出太空、利用太空、探索太空的能力;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完成3颗备份卫星发射,进一步增强系统可靠性;将发射风云三号06/07星、环境减灾二号06星、高轨20米SAR卫星、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中星26号、中星6E、澳门科学一号A星等,让航天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民生,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建设;航天科技集团“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将加速推进建设,今年计划再发射7颗四维高景系列卫星,为传统、新兴市场用户提供高时效、高性能的时空信息服务。

  经香港特区政府与内地相关单位沟通后,由19日零时起,从香港入境内地的3岁及以下幼童将无须持有出行前48小时内进行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亦可进入内地。

  据悉,新丰镇车站集中修施工项目完成后,线路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完)

  广东缘何把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作为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内容?

李原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