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铁路】打破交通瓶颈 西成高铁开启“熊猫第一县”经济发展引擎

来源: 砍柴网
2024-06-20 00:02:11

  5月16日,2024年度“发现最美铁路”活动在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启动。记者跟随“发现团”在佛坪县采访时了解到,随着西成高铁的建成,原本冷冷清清的县城老街在节假日变得熙熙攘攘,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也迎来了数倍的游客,银厂沟村的“互联网小镇”里农副产品随着直播销往全国……

  据介绍,地处秦岭南麓腹地的佛坪县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核心区域,大熊猫自然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是“中国熊猫第一县”,西成高铁带来的客流让佛坪成为新晋的“熊猫”网红打卡地。

  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张宁介绍称,西成高铁开通前,佛坪的交通十分不便,到佛坪只能走西汉高速公路或108国道,从西安到佛坪要4个小时左右,基地的游客数量比较少。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佛坪一步 跨入高铁时代,不仅与西安之间的行程时间缩短到四五十分钟,也大大加强了与全国各地的联系,基地的游客数量实现了数倍的增长。

佛坪站站前广场上的“熊猫眼”拱门。(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铁路部门也联合佛坪县政府,充分利用当地的熊猫元素,将佛坪站打造成了百姓口中的“熊猫高铁站”。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车务段佛坪站站长朱志辉介绍称,佛坪站的窗棱设计是绿色的竹节样式,体现竹元素,凸显熊猫旅游特色,站前广场上设有金属的“熊猫眼”拱门,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点,车站内采用绘画、贴纸等形式在候车室、进出站通道以及桥柱等旅客能看得见的地方体现熊猫元素。

佛坪站的熊猫人偶。(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近年来佛坪高铁站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着力打造高铁+旅游的特色,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车站针对周末游客流制定具体的出行方案。在茱萸花海踏春游活动、秦岭大熊猫文化旅游节、中国西北音乐节(佛坪)第六届熊猫音乐奖民歌邀请赛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时,积极协调组织优化出行方案增加动车。同时,围绕佛坪县致力打造研学品牌,车站积极对接西安、汉中等地方的研学团体,制定研学游的乘车方案,累计接待研学团体50余批5000余人。截止2023年底,佛坪当地接待游客121.75万人次,较上一年增长84.75%。旅游综合收入6.18亿元,较上一年增长94.95%。

银厂沟村“互联网小镇”。(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在佛坪县银厂沟村,一个吸引了多个互联网大厂的“互联网小镇”成为当地活力十足的创业基地。佛坪金棕榈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姜东,原本有一份高薪的酒店管理工作,在发现棕榈产品有大量的市场需求和家乡丰富的棕榈资源后,2014年他选择了回乡创业。

网络主播在“互联网小镇”直播带货。(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十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地农副产品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和规范标准提升了品质,产品销路通过专业的电商培训等得到了拓宽。而随着当地交通建设的发展,尤其是西成高铁的开通,姜东不论是外出洽谈业务还是邀请客户前来考察都更加便捷,也让更多的游客可以实际了解产品的品质。如今,佛坪金棕榈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产值已经突破千万,今年以来,产品销售额超过500万,同时也带动了家乡24户62人务工增收。

  西成高铁的开通,开启了佛坪经济发展引擎,助力旅游发展、山货出山、就近就业,大大提速了乡村振兴进程。据佛坪县银厂沟村副支书员明绚介绍,目前“互联网小镇”已经吸引了抖音、知乎、新浪、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聚焦乡村旅游和相关产业发展,打造的民宿已经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00万元,每年带动村民户均增收2000余元。2022年5月建成的抖音电商馆累计销售额超过了1200万元。(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预计正月初六和正月十六前后将出现两个返程高峰

  “GO DAY 欢乐年货节”是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国际及港澳台处的指导和支持下,由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建精干工作团队,积极组织该省非遗工坊参加的春节期间海外线上销售平台,备货10000余件非遗产品供全球伙伴挑选。

  “年味儿”十足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将于1月14日(北方小年夜)提前点亮,届时,将为十里长街营造出祥和喜庆的春节氛围,与首都市民一起迎接兔年的到来。(完)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中国机器人企业竞争力是决定我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中话语权的决定力量。全球机器人产业经过60年发展,培育了ABB、FANUC、YASKAWA、KUKA四巨头机器人企业,也培育了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如焊接机器人领域的Cloos、IGM,移动机器人领域的NDC、ADEPT,垳架机器人领域的FFT,协作机器人领域的UR。应该说,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真正主导和引领着本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机器人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出两三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团,以及一批在细分领域具备领先优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把扩大内需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三农”领域如何助力稳增长扩内需、畅通工农城乡循环?

  <strong>十年来依法再审纠正重大刑事冤错案件66件130人</strong>

杨呈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