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外需回暖“加热”中国出口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9 13:12:43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李晓喻)据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5月中国出口额约2.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大增11.2%。这个增速不仅远超4月的5.1%,也是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从3月同比下降3.8%,到4月恢复正增长,再到5月增速一举跃升到两位数,中国出口最近几个月加快回暖。今年前5个月,中国出口额达9.95万亿元,同比增长6.1%。

  中国出口向好,得益于全球贸易整体恢复。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这些数据相互印证,折射出全球商品贸易整体处于修复态势。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称,周边经济体出口业绩向好表明外部需求保持稳健。

  在外需复苏情况下,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大部分有所改善。前5个月,中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3.5%,对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出口同比增长3.6%,增速均比前4个月加快;对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出口降幅则从前4个月的1.5%收窄到0.7%。

  同期,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7.9%,增速也比前4个月加快。

  优势产品热销也给中国出口提供支撑。据官方数据,前5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4447.3亿元,同比增长25.5%;汽车出口3297亿元,同比增长23.8%。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表示,目前中国集成电路、汽车、船舶等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出现明显反弹,海外制造业复苏对中国中间品出口构成拉动。

  汪涛认为,今年初至二季度以来,外需持续复苏支撑中国出口表现,且出口环比增长动能比较平稳,可能推动今后整体出口持续复苏。

  不少企业也看好今后出口前景。中国贸促会日前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81.6%的受访中国外贸企业预测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 平。

  不过,今后中国出口仍有不确定因素。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贸易总体前景乐观,但地缘政治紧张和供应链中断仍然是影响贸易趋势的关键因素。航线中断,特别是与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安全问题有关的航线中断,以及气候对巴拿马运河水位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航运成本上升、航行时间延长和供应链中断。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指,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升贸易成本和贸易风险,也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干扰。

  近期,欧盟密集对中国电动汽车、风电、光伏等相关产品和企业发起歧视性调查,导致中欧经贸摩擦风险不断上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逢年过节收点红包礼金已经不能满足蒋庆树的胃口。项目验收大权是蒋庆树最大的依仗,只要用好“拖字诀”,老板们自然知趣而来。

  在河北的那家二级医院,感染高峰过后,医院住院病人的数量从低谷时的300余人,增长到700余人,而医院原本只有600张标准床位,但目前已经收治接近1300位病人。

  这并不罕见。网络上总是不时会出现土豪、阔少,他们一举手一投足就可以吸引粉丝无数。而万柳书院“少爷”当然更有戏剧性——连有意识的炫富都谈不上,仅仅是在视频中加了一个地址,就已让他成为财富、流量通吃的网红了。

  “与专业的呼吸科治疗,质量上可能有一定的区别。”冯晓梅告诉记者,“这种紧急情况下,也不需要考虑太多问题,总归我们是医生,能完成一些基础性的治疗,总比他(病人)在大街上等着要好吧,或者比村里要好吧。”

  当前猪肉、鸡蛋价格怎么样,蔬菜价格是否“亲民”,中新财经记者近日前往北京多家超市、菜市场,感受了下“菜篮子”价格。

  当地时间1月5日,德国联邦政府发表声明称,当天德国总理朔尔茨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

吴国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