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警惕“高价辅导”陷阱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19 22:51:29

  一、“内部数据”并不神秘

  一些机构或个人宣称拥有所谓的“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确保考生进入心仪的专业,从而诱导考生和家长购买高价服务。经核实,这些数据并不准确,甚至存在误导性,多名考生因信赖此类数据而填报失误。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市面上的咨询机构或个人所使用的参考数据均 通过该公开渠道搜集汇总。但由于一些咨询机构和个人对招生批次、招生政策没有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在使用这些数据时存在盲区和误区,反而对学生和家长产生误导。

  二、“专家团队”并不专业

  一些机构打出“高考志愿规划师”“权威专家团队”等旗号,以此增加自己的权威性,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并无相关资质和经验,有的甚至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总部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家长购买这些机构的服务不仅花了冤枉钱,而且可能报错志愿。

  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今年,各地各高校都组织了各类免费的线上线下招生咨询活动,并加强对高三年级班主任的培训,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细致周到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同时,高考志愿填报是高中毕业生的“最后一课”,填报志愿的过程,本身也是考生认识自我、规划未来的重要一步。考生应依据自身的高考成绩、兴趣志向以及高校的招生政策,自主合理填报,规划好个人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之路,切莫简单交付于某个机构或个人。

  三、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一些机构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收取高昂的服务费用,且定价不透明,服务内容“看人下菜”,存在价格欺诈的嫌疑。某机构推出高达数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声称可以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但多名家长反映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些通用的填报建议,服务内容与实际宣传严重不符,且收费畸高,感觉受到欺骗。

  教育部指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专项治理,持续整治高价收费、虚假和夸大宣传、恶意曲解政策、实施欺诈、传播不良导向等市场乱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考生和家长也要注意甄别,立足自身实际理性填报,切勿盲目消费、冲动消费。

  四、渲染焦虑过度营销

  一些志愿填报指导机构过度强调某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制造“热门专业”的假象,甚至发布所谓的“专业排名”,以此来吸引考生购买服务。这种“专业决定论”,刻意渲染出焦虑氛围,而背后的真实目的还是兜售课程、贩卖咨询服务,以此牟利。有的考生听信这类指导,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结果入学以后,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不适合所报考的专业。

  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厚基础、宽口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均制定了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为学生入校后提供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许多高校还推行辅修专业制度,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因此,考生和家长不必对专业选择过分焦虑,“热门专业”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只有与兴趣和志向匹配的专业,才能实现个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相较于考虑一时的专业“冷热”,学生更应该将目光聚焦于自身,结合个人志趣与自身所长,追寻适合自己终身发展的职业方向。

  <strong>“00后”毕业生:“我的青春在工地上书写”</strong>

  马浚伟还鼓励年轻人、新生代也要多看书,好好地跟一些长辈、老师、学长学习、请教。

  二、注意出行安全。受雨雪天气影响,部分道路湿滑结冰,驾车出行务必提前换好冬季轮胎,注意保持安全车距,谨慎驾弧<莩凳鼻胱袷氐钡亟还妫?胛鸪?佟⑵@汀⒕坪蠹莩怠3鲂芯×勘芸?话踩?⑵?范位蛉嗽备丛忧?颍?跎僖辜渫獬觥H缬隹梢汕榭觯?⒓幢ň?蚯巴??炀值劝踩??颉&#65533;

  “我们上班属于轮班制,反正大家轮着来,习惯了就适应了。”陈元说,因为工作性质,这是他连续在车站度过的第3个除夕夜,“今年除夕夜我上夜班,准备提前跟家人吃团圆饭,开开心心过个热闹年。”“等明年春运的时候,我就是一名普通旅客了。”陈元感慨地说,“想到退休以后闲下来,真的有点不习惯。”(完)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江苏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攻坚年”,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820亿元。目前,江苏全省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达18.7万公里,沪苏通、五峰山、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和燕子矶长江隧道建成通车,隔江相望的设区市之间均实现过江通道直通,徐连、盐通、宁淮、南沿江、北沿江、沪苏湖、通苏嘉甬等铁路相继开工建设,高铁运营里程达2212公里、居全国前列,“轨道上的江苏”主骨架基本形成。

  武汉三镇队中有7名球员完整地经历了这一路。门将吴飞的资历最老,早在球队征战中乙的第一年就加盟球队。

吴嘉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