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市值蒸发4300亿美元!黄仁勋疯狂减持 英伟达神话碎了吗

来源: 羊城派
2024-06-25 10:30:24

在经历了短暂的全球市值第一后,英伟达的超高市值开始回落,三天内市值总计蒸发43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带头抛售公司股票的举动,牵动着投资者们的信心。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近日披露信息显示,自6月13日至今,黄仁勋已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超60万股,套现总金额近7938.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亿元。

具体来看,黄仁勋在当地时间6月13日、6月14日、6月17日、6月18日、6月20日分别出售了12万股英伟达的股票,此外还有12万股待出售中。

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直言,“英伟达市值能否继续,就看Scaling Law(规模法则)有没有效果,如果Scaling Law无效了,它的股价就会跌得一塌糊涂。”朱啸虎预计,“到今年底,如果OpenAI发布GPT-5.0未及预期,英伟达就完蛋了。”

此外,近些天市场上逐渐出现两派声音。一派认为,英伟达算力过剩正逐步成为行业共鸣。另一派认为,AMD、英特尔及一些初创型GPU厂商加入竞争,以及微软、谷歌等英伟达大客户着手自研产品“平替”,它们都在为围剿英伟达做着准备。

只在“全球第一股”宝座上坐了一天

截至美东时间6月24日美股收盘,英伟达股价报118.11美元/股,市值2.91万亿美元,较此前3.33万亿美元登顶全球市值第一时,已跌去4300亿美元。

有媒体统计称,英伟达只在“全球第一股”宝座上坐了一天,就“跌落神坛”了。

不过,对于一家季度营收刚达到260亿美元的芯片公司而言,这样的表现,属实疯狂。

要知道,如果按英伟达最新的1股拆10股政策折算,在2022年10月,英伟达的股价还是11.0美元每股左右,进入2023年,英伟达股价便开始持续攀升,股价也从最初约15.0美元/股,涨到50.0美元附近;而进入2024年,英伟达股价再次狂飙,从年初的50.0美元/股,半年间涨到如今的118.11美元/股。

过去一年半时间内,英伟达总市值翻了10倍。如果把时间线拉长至2014年,英伟达从当初约0.25美元/股攀升至今,10年间股价翻了近500倍。

据新浪科技统计,在由苹果、谷歌-A/谷歌-C、META、英伟达、特斯拉、亚马逊和微软组成的美国“科技七巨头”中,最近一次的年度财报各家营收分别为3832.85亿美元、3071.57亿美元、1349.02亿美元、609.22亿美元、967.73亿美元、5747.85亿美元、2119.15亿美元,市盈率分别为31.69倍、26.94/27.03倍、27.43倍、73.09倍、42.88倍、52.22倍和38.79倍。

这组数据可以直接看出,在“七巨头”中,英伟达年度营收最小,但市盈率却最高。

超高的市盈率背后,代表着资本市场对于公司发展的高度预期,但同时也意味着公司可能存在被高估的成分。

近期,多位知名行业评论人士先后发文质疑,直言“英伟达近3万亿美元的市值存在泡沫”。

其中,业界提出的一个简单逻辑是:“1999年,产业界无比确定地认为互联网会席卷世界,于是狂买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股票,结果思科到现在还没有达到曾经的最高点。”而英特尔作为PC时代的卖铲人,但它的长期价值“也没有得以持续”。

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中欧资本董事长、人工智能专家张俊指出,“截至2024年2月,因为ChatGPT发布带来的影响,美国股市只要关于AI的股票都涨疯了,英伟达涨了5倍、Supermicro涨了7.7倍、ARM涨了3倍、AMD涨了1.2倍,英特尔涨了58%、微软涨了1倍,美国股市让一大批富豪和公司猛增了几万亿美元的财富,这些疯涨的股票里,有大量不正经的泡沫!”

在张俊看来,近两年英伟达等AI相关科技巨头的市值暴涨,与美国担心制造业被超越,因此举国之力投入AI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是想用AI工厂和AI机器人,把核心关键产业留在国内。” 

“显卡?可能已经瘀了”

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行行AI智能董事长、顺福资本创始人李明顺同样直言,英伟达接近3万亿美元的市值“泡沫严重啊”。

李明顺结合自身经历说道:“过去半年多时间里,我在各地出差,每当遇到做算力方面的朋友,都在问在我身边有没有朋友需要卡,需要算力,这给我的感觉是今天市场上算力已经瘀了,也就是说积压了很多卡,所以发挥不了它的巨大的价值。”

在他看来,由于国内的很多的大模型公司,都是用开源模型进行微调,不像OpenAI那样从零开始训练,所以它需要大量的算力,而国内都是在像Llama 2一样的开源模型上做微调,所以它用的算力,跟OpenAI远远不在一个量级。此外,由于国内大多数的应用场景都在探索中,此时如果算力投资过大,就会导致ROI算不过来,而这也会导致一些算力的需求减少。

“在全球范围内,很多的影子公司成为英伟达的代理商,各种压货,不排除这个中间有一些影子公司是英伟达控制的,所以说英伟达在整个市场上控价。所以我认为,在应用没有广泛地推广开来的时候,英伟达的高股价是有巨大风险的”李明顺表示。

在国内,与去年各家企业哄抢显卡不同的是,今年伴随阿里云、字节跳动、百度智能云、腾讯云等模型厂商先后开启“价格战”模式,越来越多AI应用厂商用于模型训练的成本也随之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意味着用于算力的成本开始下降。

与此同时,一些云厂商也开始做起了收集市场上闲置显卡的生意。近日,有着“中国云计算第一股”称号的优刻得发起“寻找算力合伙人”计划,通过收集市场上闲置的算力资源,用于组建超大规模智算集群,让算力资源发挥真正价值。

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优刻得方面人士表示,“我们收集的卡主要是A100/800,H100/800,4090,主要是nv系。”对于能否收集到想要的卡这一问题,该人士坦言:“卡还是有的,就是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例如之前做训练、数字化转型闲置下来的卡,现在都可能被收集上来”。

遭国内外多面围攻

作为AI时代的卖铲人,当前英伟达独一档的GPU显卡性能和产品能力,是其得以备受追捧的关键。但快速增长的同时,英伟达面临的挑战也正在急剧攀升。

投资者的高期望和潜在的市场饱和风险外,来自AMD、英特尔等强劲竞争对手的压力,以及微软、谷歌等大客户的密谋叛离,正在成为现实问题。

近期召开的2024年台北国际电脑展期间,AMD和英特尔先后公布了一系列对标英伟达产品的显卡,直接向英伟达开战。

其中,AMD公布了包括新一代CPU和数据中心服务器AI芯片,据AMD CEO苏姿丰介绍,其最新发布的AI芯片Instinct MI325X,计算性能是英伟达H200(H200是上一代架构Hopper性能最强的产品,性能是H100的2倍)的1.3倍,计划于2024年四季度上市。在迭代节奏上,AMD也提出了“一年一迭代”的速度,与对手保持同频。

随后,英特尔也祭出了价格武器,在宣布推出下一代服务器CPU至强6的同时,英特尔透露其Gaudi 3 AI芯片的价格将远远低于竞争对手,这是英特尔今年4月推出的最新一代AI芯片,计划今年第三季度大范围上市。按照官方的定位,这款芯片性能是英伟达H100的1.5倍,已与H200大致相当。

在国内市场,由于美禁令导致的英伟达“中国版特供芯片”性能缩水,这让目前在HBM 技术和CPO 技术方面更具优势的华为,在GPU硬件性能和软件生态上有了快速逼近的机会。与此同时,大量的国产GPU厂商崛起,也正在蚕食着本属于英伟达的市场,英伟达的市场拓展,并未匹配上其出色的产品性能。

此外,不满英伟达AI芯 片价格高昂,Meta、谷歌、微软等英伟达大客户纷纷推出“替代”芯片,同时联合成立Ultra Accelerator Link超级加速链路联盟(UALink),挑战英伟达NVLink统治地位。

重重问题下,英伟达的超高市值神话,还能持续多久?

责任编辑:若风

文章内容举报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美式民主病态百出,美国社会痛感明显。《华尔街日报》日前刊文指出,多数美国人对拜登的“自夸”并不买账,社会共识日益离散,让人们对国家感到担忧。美联社—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发布最新民意调查指出,只有1/4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国家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盖洛普咨询公司早前的一项民调也显示,超过一半美国人认为,美国两党在代表人民方面都做得很差。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春耕生产壮美图景铺展在沃野田畴。

  声明表示,今年4月,联合国在执法工作中推进种族正义和平等专家机制成员将到访美国,与美国政府等有关各方接触,确保坚决处理警察暴力问题,为受害人及其家属伸张正义。

  刘军说:“(欠薪)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是非常不好的事情,我们希望今年能有根本性好转。”

  记者从浙江侨务部门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土耳其有浙籍侨胞700余人,大多数集中在伊斯坦布尔,少量分布在安卡拉和伊兹密尔等城市。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完)

  如在重大项目方面,浙江将重点在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新一代电子电气构架、集中式中央超算控制器、车路协同云控平台等领域部署实施一批“尖兵”“领雁”重大攻关项目,加快解决基于车网融合的自动驾驶技术等难题。

谢秉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