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机器人成“上海制造”转型新引擎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5-26 14:13:02

  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 (尹倩芸)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浪潮的到来,正重塑着制造业。在迈向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机器人正成为“上海制造”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近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上海,探访过程中立刻就能感受到这里机器人“含量”之高,随处可见机器人的 工作身影。

  在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临港基地数字化工厂,多台机器人同时工作,流水线上平均每70秒左右就能下线一辆车。正泰集团上海松江园区的正泰电气变压器车间里,机器人叠装薄为0.23毫米的硅钢片,一天可完成6名工人的工作量。

  传统炊具制造商爱仕达则完成了从一口锅到机器人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自主打造机器人全产业生态链,并将其应用于数字化工厂。

  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机器人的加入成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助力。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合林提到,传统制造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通过布局机器人,爱仕达改变了传统工厂的经营模式,也完成了数智化转型。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已拥有非常强的机器人制造能力。在企业层面,国际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发那科、ABB、安川和库卡)均在上海有所布局。本土机器人领先企业新时达、节卡、新松等也在上海不断扩大产业布局。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动化生产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工业机器人密度代表每万名员工中运行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也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参考。

  上海作为全国首个将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的城市,重点产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383台,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426台,居世界领先水平。

  2023年,上海工业机器人产值为249.02亿元,产量约6.6万台,位居全国前列。眼下,上海正全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万台工业机器人进智能工厂,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产业工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500台。

  在上海产业政策支持下,机器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目前,其正推进国家级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快研发开源人形机器人原型机、攻关具身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人才培育、平台支撑为一体的创新生态。(完)

  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今年1-9月,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7100多万亩。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改造提升1.05亿亩,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比重提升,不断夯实我国农业防灾减灾基础,增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一些密室逃脱、剧本杀中充斥暴力、血腥、色情等野蛮生长的情形引起关注。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探访中发现,一些商家为吸引年轻人,在宣传海报上印有“鬼食招魂”“噩梦循环”“人偶附灵”“共度春宵”等招揽图片。

  [#11月3日新增本土确诊704例# #11月3日新增本土无症状3167例#]11月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5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3例,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本土病例704例(内蒙古239例,广东195例,重庆41例,福建39例,北京32例,山西30例,河南22例,新疆22例,四川15例,黑龙江11例,陕西11例,山东10例,湖南10例,甘肃8例,云南5例,江苏3例,辽宁2例,贵州2例,宁夏2例,天津1例,上海1例,浙江1例,安徽1例,青海1例),含7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福建35例,广东8例,甘肃8例,山西6例,四川6例,重庆3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辽宁1例,云南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30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631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785例,无死亡病例。

  全省新增出院80例(境外输入19例),目前在院1928例(境外输入129例);新增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54例(境外输入30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6220例(境外输入220例)。

  此前接受采访时,卡拉多次表示,张伟丽只打了一场过渡战就拿下金腰带挑战权不合理。今天上午接受采访时,张伟丽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卡拉这是在避战,“她想挑选的都是手下败将。所以这一战,她还是有点紧张。”

黄慧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