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新的裂齿鱼类化石 距今2.49亿年命名“吴氏三叠鱼”

来源: 砍柴网
2024-06-24 04:50:39

  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6月23日透露,他领衔的研究团队最近在江苏和安徽交界的距今约2.49亿年灰岩结核地层中,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裂齿鱼类,将其命名为“吴氏三叠鱼”。

  徐光辉研究员当天在北京 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裂齿鱼科是基干新鳍鱼类的一支,主要生活于三叠纪的古特提斯洋。在早三叠世时期,裂齿鱼科以三叠鱼属为典型代表,该属此前两个已知物种包括贵州的优雅三叠鱼和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三叠鱼,两者生活时代距今均约2.5亿年。

  吴氏三叠鱼标准体长约11厘米,是一种较小型的海洋肉食性鱼类。此次研究共发现6块化石标本,其中4块产自于江苏句容青山、2块产自于安徽巢湖马家山,它们都以结核的形式保存。在中生代海洋中,灰岩结核包裹着鱼化石是一个有趣而又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生物地层上,这些含鱼化石的结核位于距今约2.49亿年的地层,代表三叠鱼属出现的最高层位(也即最年轻时期)。

  吴氏三叠鱼具有三叠鱼属的共近裔特征,包括一块喷水骨、38-41列侧线鳞、尾鳍轴上鳍条不超过3条,同时,它又以一些自近裔特征与马达加斯加三叠鱼和优雅三叠鱼相区别,如主鳃盖骨和下鳃盖骨水平接触、鳞片光滑并且后缘无锯齿。此外,吴氏三叠鱼与扬子似裂齿鱼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的顶骨与膜质翼耳骨愈合,侧线鳞多达50列。

  根据新种吴氏三叠鱼与其他裂齿鱼科鱼类的详细比较,徐光辉等在本次研究中修订了三叠鱼属及裂齿鱼科的鉴定特征,认为此前研究归类的江苏裂齿鱼实际是扬子似裂齿鱼的晚出异名。根据分支系统学的研究,他们通过重新研究厘定裂齿鱼科与其他新鳍鱼类干群的系统发育关系,摒弃了疣齿鱼科是裂齿鱼目成员的观点,将其归入新建立的疣齿鱼目。

  这项古鱼化石重要发现研究成果论文由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徐光辉研究员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浙江自然博物院等单位的合作者共同完成,近日在专业学术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为研究裂齿鱼类的早期演化和分类提供了新的信息。(完)

  “重大利好”“热切期待”……连日来,中国将有序恢复公民出境旅游的消息在正处于夏天旅游旺季的新西兰引发积极反响。当地不少旅游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游客逐步回归将有力提振新西兰旅游业乃至整体经济复苏前景。

  白衣执甲,凝聚全社会迎战疫情的信心。三年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4万多名医务人员逆行武汉,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给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迎战“德尔塔”,再战“奥密克戎”,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挽救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战胜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生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让全社会看到战胜疫情的曙光、倍增前行信心。

  XBB.1.5与同族的毒株不同,它有一个额外的关键突变F486P,使其具有更高的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免疫逃逸能力更高。

  1日早上9点,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已是一派忙碌景象,中心工作人员说,自“轻诊室”开设以来,前来就诊的呼吸道轻症感染者和输液患者数量双双破百,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大家每天忙得没有片刻停歇,就是为了能多收治一些患者。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才发现连一口水都没顾上喝。”

  雨天路滑,注意行车安全。尽量避免在强降雨天气时外出或前往积水严重的地区。

  此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感冒药的需求短时间内激增,工信部随即召开“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并介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类解热镇痛药的产能产量已大幅度提高”;此外,国家药监局也通过快速审评通道,批准布洛芬混悬液等13个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上市。

洪淑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