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奥在渝推动可持续交通和绿色建筑领域科技创新合作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01 15:43:44

  【欧洲专线】中奥在渝推动可持续交通和绿色建筑领域科技创新合作

  中新社重庆3月18日电 (记者 钟旖)中国—奥地利科技创新精准合作对接重庆专场暨奥地利科 技日(重庆)活动18日在重庆市举行。

  作为2024年奥地利科技日(中国)系列的首场活动,重庆专场有26家中、奥创新机构进行“一对一”对接,并达成4项初步合作意向,将推动双方可持续交通和绿色建筑领域优质创新资源双向流动。

  “近年来,奥地利与重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不断深入和加强。”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技术参赞孙晓龙在致辞时说,当前,中国正在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此背景下,凭借着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重庆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已成为中国经济活跃、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地区之一。奥地利在可持续交通和绿色建筑等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期待奥中两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通过奥地利科技日平台展开更好的交流和合作。

  再比如,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2022年7月27日12时12分,由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抓总研制、中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ZK-1A)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以“一箭六星”方式将六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力箭一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小型卫星发射优先选择,其丰富了中国固体运载火箭发射能力谱系。该款火箭是四级固体运载火箭,起飞重量135吨,起飞推力200吨,总长30米,芯级直径2.65米,首飞状态整流罩直径2.65米,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500公斤。

  “我们自主研制的这台捏合机,是生产竹塑材料的关键装备。”黄岱介绍,竹材与塑料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经过加温捏合后,便进入模压机。在巨大的液压压力下,竹塑材料成型、冷却,最终变成竹塑双面托盘、川字托盘、九脚托盘以及物流周转箱等各式物流产品。

  “原始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不是最终目的,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场’走向‘应用场’才有价值。”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关村着力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矩阵,通过科技创新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发售的年票性价比如何,是游客最关心的话题。

  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最大的底气无疑来自中国。2023年,中国将会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随着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后,沉寂3年的消费需求有望逐步启动,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预计将会大幅超过过去3年的平均增速。投资需求方面,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等激励下,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2022年的增长态势,令人担忧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将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筑底后温和复苏。保持了2年较好增长势头的进出口贸易,虽面临诸多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挑战,也迎来了跨境人员流动增强、跨境商品检验检疫效率提升等利好,应能保持大体稳定。摩根士丹利在2022年12月中旬将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从之前的5%上调至5.4%,充分显示了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的回升不仅直接拉升了亚洲经济增速,更为亚洲和世界各国创造了巨大的新需求,给各国商品出口、旅游复苏、投资收益等带来巨大的增长机遇,价稳质优的中国制造商品也为各国抗击严重通货膨胀注入充足的信心。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680.2万人次,环比增长1.7%,比2019年同期下降35.2%,比2022年同期增长14.4%。

陈文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