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丝路精神 专家学者共议新时代“伊儒会通”

原标题:发扬丝路精神 专家学者共议新时代“伊儒会通”

泸溪二中张婉莹暑假作业,黄色免费软件3.03-bRNEUNboMx-发扬丝路精神 专家学者共议新时代“伊儒会通”。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致辞表示,千百年来,海上丝绸之路一端连着中国,一端通向世界,见证了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相互兼容、和合共生。穆斯林从历史上就参与了海丝之路的开拓与建设,并在经贸往来、和平发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新时代为千年丝路的新发展注入了新内涵。杨发明指出,要用“伊儒会通”大力建设学术文化共同体,用骨肉亲情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用文明互鉴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桂萍提到,“伊儒会通”是儒家知识分子和穆斯林会通伊斯兰教与儒释道的文化活动,也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果,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新时代,中国与众多伊斯兰国家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从能源、贸易、人文交流扩展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各个领域,惠及几十亿人口,影响数十个国家。

  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回教信托基金总会及香港伊斯兰联会教长杨兴本表示,香港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平台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香港和内地企业不断加强合作,香港的商贸服务平台能发挥更好的优势,凭借广泛的金融专业服务和全面的国际网络,进一步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发掘全球商机。

  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丁俊从政治互信不断增强、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文明交流内容丰富等视角阐释了新时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 在各领域的合作成果。他表示,在丝路精神和中阿友好精神的引领下,新时代的中阿交往合作与文明对话,为中阿实现民族复兴提供重要思想支撑,为中东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和平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世界增加了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5月31日,一行人还将考察泉州清净寺、灵山圣墓、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地。

  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增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当前,要聚焦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继续着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日益丰盈。特别是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快补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块短板,推进移风易俗,加强法治教育,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滋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同时,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创新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农村地区倾斜,建设更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为广大农民提供充满正能量的文艺作品和文化服务。/Default.sht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