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安股市点评】经济缓慢修复,市场回调空间或有限

来源: 杭州网
2024-06-24 05:44:29

  来源:诺安理财狮

  2024年06月第3周5个交易日市场估值震荡调整,日均成交额收缩至7107亿元。除科创50外,各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调整,上证指数、沪深300和万得全A分别回调1.14%、1.30%和1.49。创业板指、中证500和中证1000分别下跌1.98%、2.12%和2.42%。科创50上涨0.55%。北上资金净流出161.15亿元。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通讯和电子板块受益于基本面向好,本周分别上涨1.58%和1.52%。石油石化板块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上涨0.51%。在地产数据和消费数据不及市场预期的影响下,家电、轻功制造和房地产板块等地产相关板块表现较差,分别下跌3.50%、3.71%和5.38%;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和消费者服务板块分别回调4.07%、4.63%和5.04%。

  在季节性和基数因素扰动下,5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长低于4月、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有所回升。但总体而言,5月经济活动数据显示内需“磨底”,外需保持相对强势增长。

  具体看,5月假期同比多2天,提振社零同比温和回升,但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较四月有所回落。各方数据验证,除汽车外的出口相关行业在5月维持较高景气度,而内需层面,基建、地产投资,以及居民可选消费的两年复合增长率在5月均有所放缓,可能反应3-4月财政支出进度有所放缓、且基础货币有所回收等各方面政策的影响。地产周期相关数据显示,地产一手房成交低位暂稳,但开发商现金流及投资意愿依然不强。地产新开工与投资增长均下行。同时,基建投资增速回落,显示财政宽松仍需加力增效。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4月的6.7%回落至5.6%,低于市场预期的6.2%,环比与两年复合增长率均有所回落,其中汽车生产同比增速明显回落、计算机电子和铁路船舶等保持较强韧性,但食品加工及水泥生产仍在走弱。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速4月的2.3%小幅回升至3.7%,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3.0%。5月假期数量同比多2天、对5月消费形成有所提振。但整体而言,4-5月消费增长较1季度有所回撤,可能部分体现近期消费结构性“轻商务、重个人体验”的特点,平均来看,4-5月餐饮同比增。此外,建筑装潢类消费2年复合降幅加深至9.7%,显示地产周期回落仍对地产链相关消费带来拖累。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4月边际回落0.1%至3.4%,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仍在走阔,制造业投资同比边际加速、而基建投资同比亦明显放缓。

  往前看,虽然出口竞争力犹在,但外需增长或难以进一步加速,而内需出现再度走弱的早期迹象,所以 “稳内需”政策仍需加码才能巩固名义增长边际企稳的趋势,防止价格指标、尤其CPI和房价预期再度回落。

  重点关注:1)地产及地产相关板块,2)AI,3)国产替代及顺周期板块。

  后续跟踪:1)地产、基建、消费数据、价格指数数据,2)海外经济数据和金融风险, 3)中美科技摩擦变化,4)巴以问题进一步扩大风

责任编辑:王旭

  作为中国制造业名城,昆山位于上海与苏州之间,交通便捷,聚集了大批台资制造业企业,被誉为“台资高地”。昆山2022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拥有1个千亿级IT(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产业集群和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对于即将揭晓的4月CPI数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18家机构对4月CPI同比涨幅的预测均值为0.4%。从预测值来看,5家为0.4%以上,2家为0.4%,11家低于0.4%,预测值最高为长城证券给出的1%,最低为瑞银证券等6机构给出的0.2%。若按照机构预测的均值计算,CPI同比涨幅将连续两月处于“0时代”,且涨幅连续三个月下降。

  在今年1月28日举行的“新春第一会”上,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今年常州将满怀豪情迈进GDP万亿之城;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此前也明确,2023年要“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

  在曾刚看来,深圳的外贸结构中东南亚占比较高,而苏州则主要是欧美占比很大。尽管深圳也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但苏州面临的压力明显更大——

  此前,欧美西方一些居心叵测的政客和舆论企图把中国拖入乌克兰危机的浑水,并抹黑攻击中方的中立立场。但中方多次强调,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中方所作所为光明正大。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周方银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澳关系当前的改善来之不易,双方都希望把这个势头保持住。中国的经济价值对澳大利亚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澳大利亚主要依赖原材料出口,它需要一个大的工业国才能产生足够的需求,除了中国它很难再找到一个如此契合的贸易伙伴。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教授陈弘表示,相较以往,中澳双方现在无论是部长级的对话,还是民间互动,都有了很大的增长和改善,这是喜人的迹象。但我们希望澳方不要把解决中澳之间的经贸争议作为改善两国关系的先决条件,中方无意把经贸作为一种条件或障碍,始终认为经贸关系是中澳关系的助推器。

陈中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