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欧洲大变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10 11:16:10

  转自:牛弹琴公众号

  一觉醒来,欧洲大变。

  这还真不是夸张。反正,5年一次的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异军突起,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

  整个欧洲大惊,朔尔茨大惊,马克龙大惊。

  在法国,根据出口民调,极右翼的国民联盟,拿下超过30%的选票,在法国政党中排第一;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不到15%,排第二,但还不到国民联盟的一半。

  执政党大败,败得相当屈辱;国民联盟大胜,胜得酣畅淋漓。

  6月9日晚八点,脸色铁青的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承认欧洲选举的结果, “对捍卫欧洲的政党来说不是一个好结果”,“民族主义者和煽动者的崛起,对我们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危险”。

  怎么办?

  他当即宣布,解散国民议会,重新大选。

  他也不得不举行大选,因为按照外界的普遍看法,选举结果已对他构成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28岁的国民联盟领袖巴尔德拉就认为,“现任政府这次前所未有的失败,标志着一个周期的结束,也是后马克龙时代的第一天。”

  我看到,法国极右翼领导人玛丽娜·勒庞也表态,“如果法国人信任我们,我们准备掌权。”

  马克龙无疑也是在赌博。赌议会选举,他能力挽狂澜、反败为胜;但如果失败了呢?

  马克龙接下来的两年任期,将毫无疑问是一只跛脚鸭。

  在德国,朔尔茨的形势,也好不到哪里去。

  执政的红绿灯联盟,前面是警灯闪烁。

  我看到,美联社就形容,朔尔茨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夜晚”,因为他领导的社民党,取得的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成绩。

  但输得最惨的是绿党,2019年欧洲议会选举,绿党拿下了创纪录的20.5%选票;但5年后,只剩下11.9%的支持率。

  最大的赢家,是被认为德国极右翼的选项党。

  虽然选项党最近遭遇各种批评风暴,但选举结果表明,16%的人支持该党,这大大超过5年前的11%。

  如果以单个政党(红绿灯执政联盟是三个政党)来算,选项党前所未有地成为德国第一大党,在德国东部,选项党事实上已经是最大党。

  欧洲政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虽然从总体看,欧洲议会仍是中间派占多数,但极右翼在快速崛起。

  除德国、法国外,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的极右翼,选票都大幅上升。

  不排除其中一些国家,不久后将会由极右翼掌权。

  为什么是极右 翼?

  过去几年,生活成本在节节上升,周遭移民在不断增多,绿党各种咄咄逼人,以及看不到前景的乌克兰战争,欧洲人很迷茫,很失望,很焦虑,极右翼的政见,看上去很激进很极端,但却很符合一些欧洲人的胃口。

  所以,我们看到,这次欧洲议会选举,绿党就成了最大输家。

  我看到,路透社引述一位绿党候选人的话说:我们必须拿出一个可信的答案,不然,我们只会进一步向极右翼靠拢。

  不排除,接下来法国议会选举,国民联盟真可能执政,那马克龙将遭遇噩梦两年。

  不排除,德国政坛发生突变,选项党参与执政(更可能是联合执政),红绿灯联盟鞠躬下台。

  更不排除,比利时、奥地利等国,极右翼成为执政党,这将加剧欧洲的向右转。

  执政党的变化,毫无疑问,会对欧洲的移民政策、气候变化,尤其在乌克兰战争中的立场,以及对华政策,等等等等,产生重大的影响。

  当然,选举政治,各国也都有掣肘力量,重大政策短期内还可保持连续性,但长期来看,势必会有重大变化。

  欧洲政坛的大地震,对大洋彼岸的特朗普来说,更是一个重大鼓舞。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责任编辑:张倩

  工业机器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业内人士表示,在“房住不炒”政策基调不变的背景下,重点鼓励刚需,遏制投机炒房,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然而,我国制造业借助工业机器人加速转型升级还有一些风险和障碍。一方面,工业机器人的国内技术攻关、国产化替代以及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存在“卡脖子”风险。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发达国家不仅会进一步加强高端工业机器人整机对中国出口的限制,还会加大中国机器人厂商采购关键核心零部件的审查,限制专利和技术转让,无论是国内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制造业使用高端工业机器人,其阻力都将增大。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机器换人、人机协作不仅要实现技术突破,更面临复杂的就业环境,需要教育体系的配套改革。近年来,我国部分制造业发展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又存在就业不足及不充分现象,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不仅要填补制造业就业空缺,降低制造业用工成本,更要在其他更适合的产业和领域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任何一项技术创新,从诞生到落地,既需要依赖相关技术的进步,也离不开场景需求,服务机器人的发展也需要一个持续迭代、不断培育、反复测试验证的过程。相较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更加重视人机交互体验,由于用户和机器人之间的互动频繁复杂,要求机器人具备高效的反馈速度,也对包括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视觉感知、云计算等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strong>(新春见闻)探访铁路春运幕后的“百灵鸟”:24小时解决旅客诉求</strong>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机器人,国内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从自发、分散、低水平重复的起步状态逐步进入有组织、有计划的规划发展阶段。此后,我国组织开展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探索推进重点工程和行业应用,促进了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发展。2011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机器人产业链逐步形成。自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超过日本,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后,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第一的地位。

张瑞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