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上天、科研下海 新质生产力赋能海南自贸港

来源: 金融界
2024-06-06 11:33:02

  央视网消息:提到海南的“上天入海”,会有不少人想到海南的直升机观光、潜水项目等。海南的“上天下海”并没有止步于旅游项目,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海南的火箭发射上天、深海科研项目下海。

  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每一次火箭发射都让人心潮澎湃。最近一次是在3月20日上午,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鹊桥二号中继星作为探月四期后续工程的“关键一环”,将架设地月新“鹊桥”,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球月球间中继通信。

  据统计,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自2014年10月以来,至今共发射火箭次数28次,携带多颗卫星进入太空轨道。海南更是抓住机会,在2016年提出研发由十颗卫星组成的“海南卫星星座”构想,这张卫星大网每天都可回传海南和周边海域的高频次全覆盖观测数据。2022年2月27日,“海南卫星星座”首批4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通过4颗卫星的组网观测,每天可获取大量卫星遥感数据,保障在自然资源、农业、林业、海洋环境、海洋航运等重点领域的空间数据需求。

  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预计六月首发

  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旁边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这里目前正在进行一、二号发射工位的调试和建设,预计在今年6月可实现商业卫星发射。商业航天是技术含量高、富含创新驱动的产业,每年都有很多颠覆性的技术和科技创新集中涌现。今后,将会有更多具有太空竞争力的项目从这里升空。

  东星斑全人工繁育 推进解决深海种业难题

  水产南繁也是海南重点发展的领域。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内,中国海洋大学三亚研究院的科研团队正在推进深海鱼类石斑鱼的室内养殖项目。近几年,石斑鱼在餐桌上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石斑鱼品类中的东星斑更是备受欢迎,可石斑鱼的养殖一直都在深海渔排里,需要两到三年才 能长成,受温度、病虫害等多种因素影响,成活率始终不高,养殖成本也不低。如果能将石斑鱼从深海转移到室内养殖,养殖企业将大大减少养殖成本并拉升经济效益。经过三年多不断实验,中国海洋大学三亚研究院已经实现了东星斑的室内全人工繁育。

  下一步,中国海洋大学三亚研究院将与水产企业合作推广东星斑全过程室内养殖,并且尝试解决更多深海鱼类室内养殖的难题,强壮我国“蓝色粮仓”。

  今年2月,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召开的“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新闻会上坦率称,解决“卡脖子”技术短板,需要从基础研究上下功夫,从源头上找。3月,国务院发布的机构改革方案中,科技部重组位列改革工作首位,也再度让人们聚焦这一关键问题:中国的基础研究向何处去?

  我之所以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是我弱化了政治理论的学习,忽视了用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所作所为,把学习停留在表面,思想出现了滑坡,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感到非常后悔,苦不堪言!我愿意用我的教训警醒他人,也算是我所能做的一点努力吧。

  然而,这些企业在拿到相应的承包工程后,就极力寻找合同和岛内相关规定中的漏洞,逃避出资义务。岛内人士指出,这些企业与民进党关系密切,因此彼时已经上台的陈水扁非但没有追究它们的责任,还想尽办法违规“帮助”它们。

  事实证明,陈树隆的确在资本市场大肆捞钱。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提到,陈树隆熟悉股票、期货交易,在金融行业也有人脉资源,表面上打着招商引资、金融创新的幌子。

  更要命的是,由于日本的新干线列车不能行驶于欧洲标准的铁轨上,日本方面为台湾定制了特殊列车,并且把该型号列车的行车控制和号志系统注册为专利,紧紧攥在手中,为之后猛薅羊毛奠定了基础。

  魏建国表示,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在做好稳存量、扩增量的同时,还需要大、中、小项目齐头并进。也要关注区域平衡,中西部地区更要把吸引外资当作重要任务。

傅俊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