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AI带来网络安全风险 专家建言“用魔法打败魔法”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06 14:24:14

  在5日举行的2024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表示,人工智能是先进生产力,但远未成熟,存在技术瓶颈和社会忧虑。

  他认为,人工智能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技术存在弱点和不足,而不是过于强大,需靠发展创新去解决;另一方面,是使用者对人工智能的滥用和恶意使用,以及依赖而非驾驭人工智能。

  巴基斯坦NCERT主 席阿巴斯·海德尔说,大型语言模型(LLM)正在彻底改变网络安全形势,AI在网络安全领域带来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例如,网络罪犯会使用AI生成具有强欺骗性的网络仿冒邮件,但企业也可以用AI完成威胁检测和事件响应、处置。

  根据奇安信发布的《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AI既放大现有网络安全威胁,又引入了新型威胁,引发网络安全事件指数级增长。其中,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暴增3000%,基于AI的钓鱼邮件数量增长了1000%。

  在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局长王营康看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攻击者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网络攻击和网络钓鱼工具等,网络安全从人人对抗、人机对抗逐渐向基于人工智能的攻防对抗演化。

  当前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广泛应用于社会民生领域。龚克呼吁推进AI与网络安全融合创新。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恶意软件检测、用户行为分析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特性又可以大大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效率。通过自动化检测、响应和风险评估等流程,可以更快地应对网络威胁。

  AI大模型能否解决问题?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说,AI大模型不是万能钥匙。做好“AI驱动安全”至少需要具备三大条件:其一,高质量的训练数据;其二,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体系;其三,设备、体系具有统一的输入输出标准。

  目前,AI驱动安全成效初显。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信息师王继业介绍,国家电网依托大数据平台,加强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融合,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险异常检测方法,开展网络安全关联分析、事件处置和调查溯源,强化网络安全威胁监测和应急处置,实现网络安全事件的智能响应、联动防御。

  在技术之外,与会者呼吁进一步提高对网络安全态势的重视,强化体系化安全能力建设。“数据安全是人工智能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友谊促进会理事长、国家网信办原副主任陈智敏认为,要从网络安全保卫向数据安全保卫的工作模式拓展,为构建与数字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奠定基础。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林正锦说,种茶是一门技术活,他经常找附近“茶科所”的专家们聊天,探讨种茶知识和技艺。

  他感慨地说:“过去三年的春节都是自家人过年,今年除夕有50多位客人入住,从初二到正月十一天天满房。我们忙并快乐着,相信今后两三年,黑龙江冰雪旅游会创历史新高。”

  放眼今日之中国,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蓬勃兴起,沿海地区踊跃创新,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北振兴蓄势待发,边疆地区兴边富民……神州大地生机勃发,处处活跃着创新创造。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蹄疾步稳,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全面实行……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持续激活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实施,鼓励外商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持续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助力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花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坚果。在我国,花生主要被用来压榨以提取花生油,消费比例大约占总需求的50%。由于花生种植销售受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过去一直以来价格波动较为剧烈,产业企业生产经营存在较大风险。2021年2月1日,花生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为产业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strong>题:擦亮中国品牌,老字号加速“出海”</strong>

吴雅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