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石林彝族“绣郎”巧手“挑花绣朵”传技艺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01 05:10:48

  中新网昆明2月1日电(黄兴鸿)在“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许多彝族妇女都熟练掌握刺绣技艺,但男子刺绣却很罕见。2月1日,记者走进石林县,了解到该县彝族男子毕志辉8岁学彝族(撒尼)刺绣至今43年,其娴熟、精湛的刺绣技艺,让其成为该项目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石林县地处滇东高原腹地,是昆明市的东南门户,也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主要聚居区,素有“世界喀斯特的精华”“中国阿诗玛的故乡”的美誉。

  毕志辉今年51岁,是撒尼人,其生活的石林小箐村因撒尼妇女善于刺绣,被誉为“刺绣村”。

  毕志辉介绍,彝族(撒尼)刺绣相传起源于唐代,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现为该项目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刺绣曾是撒尼妇女必须掌握的技能。”毕志辉称,他的奶奶、母亲、姐姐 都是村子里的刺绣能手。他8岁时,姐姐让其到离家2公里的石林风景区卖刺绣,当时一块手帕大小的刺绣卖3.5元,一位日本游客非常喜欢,给了他10元买走。“那时2角钱就能吃一碗米线,一块刺绣卖10元钱,我特别开心。”

  看到刺绣深受游客喜欢,毕志辉决定向自己的奶奶学习刺绣。“刚开始学习时,手指经常被针扎破,还有人笑我只会‘挑花绣朵’。”毕志辉称,在家人的指导下,他的刺绣技艺不断提升,传统的链子绣、锁边绣、镂空绣、挑花绣、打子绣等刺绣技法他都能驾轻就熟。他的部分作品被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外游客购买收藏。

  毕志辉称,鱼子绣、边绣等一些传统刺绣技法慢慢在消失,他会不断钻研,传承、传播好彝族(撒尼)刺绣;与现代时尚元素、旅游市场结合,让它们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许华表示,毕志辉的作品几乎都是收藏级的精品,其掌握的刺绣技法很多。

  据悉,随着彝族(撒尼)刺绣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石林当地不少人开始从事该项产业。截至目前,该县共有十余名各级彝族(撒尼)刺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余家刺绣企业,从业人员逾2万人。

  许华表示,彝族(撒尼)刺绣是石林阿诗玛文化和石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县将加强刺绣人才的培训,深挖彝族(撒尼)刺绣文化内涵;与旅游产业接轨,不断创新,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刺绣产品的市场性、实用性;拓展销路,不断提升“石林刺绣”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民众获益增收,并助力好乡村振兴。(完)

  2022年7月的一天,周国超接到了福建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有一位血液病患者与自己的情况初步匹配成功了。当被问及是否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这名病人时,周国超给出的肯定回答没有丝毫迟疑。

  春节临近,居民消费需求加大释放、热情正在回归。线上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直播带货、即时配送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动能不断释放。

  本次活动系“欢乐春节”品牌活动首次走入菲律宾热门体育赛事。篮球是风靡菲律宾全国的第一大体育运动,PBA委员杯、总督杯等赛事吸引了全菲千万球迷关注和热捧。当晚PBA委员杯在Philippine Arena体育场举办决赛决胜场,对阵双方为来自中国香港地区的PBA特邀球队湾区翼龙队和菲律宾老牌劲旅巴朗加国王队,现场观众在喜庆祥和的中国年味与紧张刺激的比赛氛围中共同度过一个“文化+体育之夜”。本场活动也标志着今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菲正式启动。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麦卡锡承诺极右翼党团将在众议院最为重要的规则委员会占得三个席位,这意味着极右翼党团有能力阻挠任何即将进入投票表决环节的议案;麦卡锡还同意将触发罢免议长的门槛降低至一名众议员。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6日电 近日,为贯彻落实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浙江省科技厅正式公布首批认定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名单。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高新企业,同盾科技以优异的科技实力、领先的创新能力、突出的成长速度、广阔的发展前景入选该名单。

  位于诸暨市的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帕瓦股份)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风口,从事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尤其专注于高电压用单晶型中高镍三元前驱体细分市场,填补相关领域空白。浙江省人大代表、帕瓦股份研究院技术总监赵义告诉记者,浙江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和人才集聚的优势,助推了公司高质量发展。

王智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