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台胞走进千年傣寨曼远村 感受边疆乡村慢生活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3 09:02:47

  中新网西双版纳5月31日电 (时文枝)傣楼、蘑菇屋、芒果林……5月31日,看着眼前的傣寨美景,闻着树上水果散发的清香,走进曼远村的40余位海外台胞放慢脚步,抬起手机记录眼中所见。在赏美景、品美食、观技艺间,海外台胞们沉浸式感受边疆乡村慢生活。

  曼远村在傣语中意为“风景优美的地方”,位于中国西南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近年来,该村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村寨景色、院落休闲、文化体验、特色美食、民俗活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康养旅居、研学娱乐。

  记者发现,自然淳朴的曼远村,家家户户整洁干净,傣韵十足。步行在寨子里,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种宁静祥和、悠闲舒适的感觉。

  走进曼远村,家家户户门口支起各具特色的小摊位,泰式咖啡奶茶、热带水果、烧烤小吃、傣族非遗传统手工艺陶器等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海外台胞们驻足观看购买。

  “没想到边境乡村也卖泰式奶茶,且奶味比台湾奶茶更浓,另有一番滋味。”对于第一次到云南的台湾青年陈金震而言,西双版纳不仅是旅游城市,更是体验民族人文特色的首选地。

  依托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慢轮制陶、竹编等村内10余项“非遗”,曼远村建有多个造纸、织锦等非遗体验馆。现场体验手工鲜花造纸技艺后,缅甸留台同学总会理事蒋庆鸿称,与大理的风花雪 月相比,曼远村的慢生活更接地气,这里的文化、美食、美景无不让人留恋,是个适合养老、旅居的地方。

  “走进寨子,随处可见的菠萝蜜、椰子等热带水果令大家倍感亲切。”中华两岸青年交流协会理事长刘际康称,对于生活在都市的台湾青年,乡村体验尤为重要。希望今后能携手更多台湾青年走进边境幸福村,体验不同的乡村生活、民族文化。“通过不同的尝试、不断地突破,为两岸青年交流增添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这40余位海外台胞是参加第2届“彩云之约”海外台胞云南行的嘉宾。为期5天的活动中,海外台胞将走进云南多地,感受云南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成果,深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完)

  首先,从史料来看,蒸饺与水饺差不多是同一个体系的。但煎饺与其说是从蒸饺或水饺那里进化过来的,不如说应该考虑是从“烧饼”的那个体系发展过来的。

  《清异录》中记载,唐代韦巨源“烧尾食单”所列的食品表单,记述了“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且不说馅料的不同,它们不仅形状各异,还有所谓的“花形”。这表示“馄饨”一词在各个时代中,也许有更为广义的用法。

  [胡鑫宇尸检情况:全身骨骼完整,各脏器在位无缺失]2月2日,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胡某宇尸体高度腐败,大部分皮肤皮革样化,头皮未见出血;全身骨骼完整,颅骨、脊椎及胸肋骨均未见骨折,部分牙齿因牙龈腐败脱落于现场,牙槽骨未见破损;胸腔、腹腔未见出血,各脏器在位无缺失,但均腐败,睾丸未见损伤;经毒物检验,胃组织和肝组织中均未检出常见的农药、鼠药、安眠镇静类成分。

  <strong>(十)提升安置区后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strong>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支持有条件的大型城镇安置区新建改扩建一批配套产业园区、仓储保鲜冷藏设施、集贸市场等。引导临近产业园区的大型安置区配套建设社区工厂、商贸流通站点、休闲商业街区等,积极发展来料加工、包装运输、餐饮休闲等产业。在农村集中安置区规划发展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产业。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搬迁脱贫群众和防返贫监测对象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延续支持安置区帮扶车间的相关优惠政策,通过骨干企业认领、合作重组等有效措施,推动帮扶车间规范化可持续运营。

  从前几年的加拿大鹅、盟可睐(Moncler),到最近火爆的始祖鸟、北面,在国际羽绒服品牌不断对中国市场进行高价“洗礼”的另一面,是国产羽绒服一度在中低端市场“打转”的局面。而随着国际品牌因面料、填料“翻车”而屡被“祛魅”,国产羽绒服似乎也有了“与之一战”的底气。

  缢索为活套,绕颈形成闭环,颈部残存皮肤皮革样化,可见条形索沟一条,索沟边缘软组织见出血,出血部位与死者缢吊体位相吻合,符合生前缢索压迫形成。

程博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