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2500多年建城史有了考古实证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19 16:53:30

  子城,是苏州古城记忆最重要的载体。据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介绍,公元前514年,吴主阖闾令伍子胥建造吴国的新国都——姑苏城,即阖闾大城,与此同时,在城中筑子城,由此揭开苏州古城的历史序幕。唐代《吴地记》记载:“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筑。大城周回四十五里三十步,小城八里六百六十步。”其中小城即子城,指城中之城,是核心所在,也称为内城,可以说子城是伴随着苏州古城的诞生而诞生。但是,关于苏州最早的建城史只存在于文献记载中,此前并没有考古实证。

  为配合苏州五卅路子城片区启动金城新村地块改造建设,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该地块先后进行三个阶段的考古发掘。本次考古从考古地层、遗物类型和碳十四科技测年等多方面确认,金城新村遗址地处历史上苏州子城范围内的核心位置,同时,出土的大批量筒瓦、板瓦、瓦当、陶鼎等遗物,实证了当今苏州子城区域在春秋战国之际已有较为丰富的人类活动,对应了历代史书对阖闾大城的记载,进一步佐证今天的苏州古城应为当年的阖闾大城所在地,由此证实了苏州2500多年的建城史。

  据文献记载,子城历代为会稽郡、吴郡、吴州、苏州、中吴府、平江府等治所。宋代绍定二年 (1229),苏州知府李寿朋主持绘刻的《平江图》碑上所示平江府治,留下苏州子城的形象化史料。子城在今日来看范围大致为:南至十梓街,北至干将路,东至公园路,西至锦帆路。

  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专家郁云江介绍,褐冠鹃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物种和《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近危(NT)物种。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广西、海南、云南、湖南等地,在龙陵县分布于小黑山保护区及周边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也是2023年发现的龙陵县域鸟类新记录物种。

  吴玺表示,外交部和驻两国使领馆将继续密切跟踪地震灾情,向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和机构积极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保障他们的安全。

  检察官员额制改革自2014年6月起试点开展,如今已在全国四级检察机关完成。截至2022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有员额检察官6.9万余名。

  在几十年来研发抗癌疫苗的努力失败后,科学家现在又燃起了希望。他们相信,研制新冠疫苗使用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有望为癌症领域带来突破。

  月球上第一片绿叶、“四轮三轴”菱形月球车、太空花瓶……依托重庆大学建设的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已参与了中国“探月工程”等多项科研项目。在此基础上,教育部与重庆市共同建设“深空探测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赴美收获多,更懂得珍惜

鲁冠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