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5个坏习惯 你有吗?

来源: 北青网
2024-06-14 15:57:21

  跑步是一项简单、方便、有效的健身运动

  然而

  不正确的跑步姿势

  会引起机体骨骼和肌肉的损伤

  快来看看

  下面这些跑步的坏习惯

  你有没有↓

  ①“快热型”跑步前不热身:

  充分热身可以使机体快速达到跑步需要的运动状态,避免抽筋与肌肉拉伤,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运动可能带来的肌肉酸痛、关节运动不畅等问题。

  ②“随意型”跑步着装太随意:

  跑步的装备非常重要。跑步者尽量穿着 舒适、有利于排汗的运动衣,并准备一双合适的鞋子

  购买鞋子,应该在下午或者傍晚前往专业跑鞋店购买,穿着自己常穿的袜子试鞋。要做到鞋子前端不顶脚,配备专业鞋垫,足弓处完美贴合,有减震鞋底。

  ③“硬扛型”跑步纯靠毅力坚持:

  突然过快、过猛跑步可能会带来骨骼肌或关节损伤。

  有研究表明,普通人可通过将每周跑步总里程限制在65千米以内来减少损伤。超过20千米的跑步最好每14天1次。大多数人跑步每周最好不要超过4天,余下的1~2天可以进行其他运动(即交叉训练)。

  ④“骤冷型”跑步后立刻休息:

  跑步后不应立刻坐下休息,应做一些类似热身的拉伸运动,使骨骼肌缓慢恢复,消除疲劳,同时也能维持回心血量,保证运动后的安全。

  ⑤“牛饮型”跑步后大量饮水:

  跑步后如果大量饮水,除了可能引起短暂的肠胃不适外,更有可能引起机体内电解质的紊乱,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等症状。正确的补水应当是循序渐进的,并适当补充盐分。

  虽然这次失误导致在台北市的威尔被突然连线,但他还算反应快,情绪稳定地提醒鲁可蒂“你该连线的是泰国”,无奈鲁可蒂对这两个地名实在是不敏感,二人顶着“曼谷庆祝2023年”的字幕讨论了好几个回合,鲁可蒂才意识到问题出在哪。

  “现在连针插不进去,水都泼不进去,那床位都到极限了。只能等着,一个转走,一个再进。”秦宇红说,有的病情平稳后,就先转到其他病房,还有一些病情稳定的,原则上尚未达到出院标准的,但为了让更危重的病人及时住进来,现在可以先回家。

  从包括这次CNN新闻在内的一系列网络讨论看,全球许多网民都听过“美国人没有世界地理常识”的各种段子,按理说我们不该对这种错误太惊讶。

  俞灏是南通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的负责人,五年前她和同事对社区养老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南通的社区服务站的硬件建设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是这些社区养老服务点只能提供餐饮和娱乐功能,而居家养老的老人最迫切需要的失能照护、胃管尿管服务等刚性需求无法满足;另一方面,南通市的养老机构非常发达,如何取长补短解决居家养老的刚性服务需求?2017年起,南通市探索开启“链式养老”的改革之路,打破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界限,让养老机构承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延伸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如今中国已有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试点格局。自贸区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7.3%的进出口额,吸收外资占全国18.5%……

  “现在三班倒,我们27名护士,只能收到18个病人,就撑死了。”李刚告诉记者,“ICU的医疗安全、护理安全,跟人力资源是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源的缺乏,跟ICU的病死率是密切相关的。”

郑淑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