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近三年查询信用报告超87万次 民众维护信用记录意识渐强

来源: 36氪
2024-06-15 04:16:26

  中新网西宁6月14日电(祁增蓓)今年6月14日是全国第17个信用记录关爱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获悉,近三年(2022至今),青海省累计查询信用报告达87.12万次,有效满足了各类社会需要,对信息主体了解自身信用状况、提升诚信意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以下简称:人行青海省分行)主办的“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专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青海西宁举行。

  活动现场,青海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西宁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等21家单位围绕信用报告的查询使用、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通过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台现场答疑,引导广大市民积极维护个人信用记录,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升市民信用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马建斌介绍,一直以来,人行青海省分行立足青海民生实际和民众对征信的多元化需求,着力改善地方信用环境,大胆探索信用普惠路径,将征信工作贯穿于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成的征信系统累计收录青海省492万自然人、19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

  2023年,青海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征信机构、评级机构及各类接入机构借《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十周年之机,开展“十年征信路 奋进新征程”专题宣传活动,主动回应广大民众征信服务诉求,全年提供城乡居民征信查询达50万人次。

  同时,人行青海省分行推广应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丰富创新征信产品供给,征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助力融资难问题有效缓解。

  “今天的活动,让我了解了很多征信方面的知识。”西宁市民张贵璐告诉记者,前两天,因买房需要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原本以为需要像以前一样排很长时间的队,没想到现在银行网点就可以查,非常便捷。

  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马建斌表示,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将以此次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全省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单位,围绕以“爱征信、惠民生、助发展”为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题宣传活动,深入普及征信知识,全面提升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完)

必不可少的那道菜是什么?

  “小崔,你穿暖和点,屋里有热水,喝完就回来倒。”带着同事的关心,民警崔铭朗推开北京站派出所的大门,室外寒流扑面而来,深夜的困意一扫而空,整个人瞬间就精神了。

  去年除夕,代表中国台湾地区青年登上春晚舞台,敲响新年钟声的林彦辰,今年在福建宁德古田过年。在福建寻根、在西藏感受民族团结、在浙江嘉兴南湖感悟建党精神、在江苏农村探访乡村振兴……这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脚步遍布祖国大地。

  2019年,徐静出征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射击项目,取得一银一铜的好成绩。2023年,她作为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梧州南站派出所的挂职副所长,正坚守在春运一线,维护出行旅客的平安。

  此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后,上投摩根将会以摩根资产管理的品牌(摩根资产管理中国)运营,以便将中国业务更好融入全球运营模式。

<strong>锅包肉</strong>

李欣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