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些年,贵州这样干!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16 08:20:20

  近年来,贵州坚定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改变以投资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总量迈上了2万亿元新台阶,高质量发展成为贵州的主旋律。

  1.这些年,贵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致力于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脱贫群众收入,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贵州致力于发展乡村产业,现在的贵州到处是茶园、果园、田园、森林。全省特色产业、林下经济加快发展,“老干妈”等品牌的辣酱畅销全球。

  贵州致力于改善农村环境,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群众生活更方便、农村环境更优美。

  2.这些年,贵州用好自然资源宝藏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孕育了丰富的矿藏,49 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贵州立足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富矿精开”,就是把矿产资源探准、开好、用好,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这些年,贵州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

  在贵阳市主城区有座黔灵山,生态环境很好,绿树成荫,上千只野生猕猴生活在这里,数万只飞鸟在这里栖息,每天三四万市民游客到此休闲游览,一大乐趣就是看野生猕猴,有些市民还和猕猴结了“对子”、交了“朋友”,这就是贵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生动写照。

  贵州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3%,世界自然遗产全国最多,动植物种类全国第三。

  贵州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保持优良,主要河流出省断面水质全部优良,每年为长江、珠江输送1000多亿立方米优质水源。贵州好山好水好风景,好酒好茶好生活,是养身养心养健康的好去处。

  4.这些年,贵州努力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每年近七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去年新增各级各类学位18.62万个;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诊运营,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体系加快健全,贵州的教育、医疗条件正在加速改善。贵州大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贵州各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和谐。

  今天的贵州,正在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朝着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加快奋进。

  海报设计:张璐

  记者 |陆勇 杨云婷

  “凌晨到现在震了七八次,一直没睡着。”9时许,泸定县得妥镇紫雅场村村民罗建琼表示,此次地震发生后,得妥镇临时板房安置点(“9·5”泸定6.8级地震后建设)内,很多村民被震醒,走出房屋查看情况。也有不少人一直待在室内,“安置点的板房用的轻型材料,很安全,大家都很放心。”

  皇家冰嬉现福海,冰场雪场欢乐多。25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内热闹非凡,第二届圆明园冰雪季如火如荼进行中,专业的滑冰表演者身穿八旗士兵服装,在福海冰场上演绎皇家冰嬉,带领市民感受清朝皇家冰上活动的盛大景象;市民坐在冰车、电动雪橇上你追我赶,快乐嬉戏,共享冰雪乐趣。

  三涧溪“村晚”展现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民宿拍摄地、三涧溪村美食街、章小福农乐园、乡村振兴展馆等特色地方,村民们尽情欢唱,唱出心中向往,舞出新一年的靓丽风采。东营垦利区兴隆街道东安社区“村晚”大联欢则依托油地结合的独特优势,通过黄河大秧歌、地方戏曲吕剧、原创村歌等节目表演,呈现新时代黄河入海口儿女歌颂家乡、赞美家乡的精神面貌,以及对新时代美好新生活的向往。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春节前夕,随着网购、邮寄年货的需求量剧增,“快递小哥”的配送压力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人手少、路程远,投递员们就更加辛苦。在湖南石门县壶瓶山区的村子里,有一位坚守了33年的邮政投递员杜登文,他从不通公路翻山越岭送邮件,到现在公路村村通,开面包车投递,见证了这片大山的变迁。今天的《新春走基层》,就跟随总台记者去认识杜登文。

  通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万石水芹”已美名远扬。后洪村村民周师傅说,该村的水芹名气大,不愁销路,出了水就有人要。“我和老伴种植水芹多年,现在小儿子也在家帮忙‘搭把手’,总体来说效益还不错。”

  在各个滑雪场,游客们踩上单板或双板雪橇,从雪场顶端呼啸而下。戏雪区里也是笑声不断,雪地挖掘机、雪地摩托车、雪地转转等多个戏雪项目让游客们玩得十分尽兴。

张家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