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打造全国医疗高地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04 03:17:24

  中新网武汉11月24日电 (记者 张芹)发挥龙头医院引领作用、选派老中医到基层坐诊带徒、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武汉市将大力促进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为推进健康武汉建设、打造全国医疗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武汉市政府新闻办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制发的《武汉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进行解读。

  据悉,截至2022年末,武汉市共有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956个,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6835人。同时,当地拥有叶开泰、马应龙等一批中华老字号品牌,中医药产业工业制造规模近百亿元。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彭厚鹏介绍,该市将发挥市中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龙头医院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各区级中医院提标升级,遴选一批中西医协同治疗优势病种,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促康复、治疗疑难杂症的优势作用,使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享有中医药医疗、康复、保健服务。

  在深化传承创新方面,新建10至20个名老中医药专家和中医大师名师传承工作室,以师带徒方式传承中医药技术,建设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加快中医药现代化。通过医校合作,培育人才梯队。

  与此同时,加强中药研发,推进转化一批基于经典名方、医院中药制剂、名老中医验方的中药新药。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在汉正街 药王庙、昙华林、黎黄陂路建设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并鼓励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完)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您在汉学领域深耕多年,成果颇丰,能否介绍下,您是在何种机缘下关注汉字与东亚文化交流关系的?</strong>

  除了夜游灯会,错峰旅游也是这个元宵节的热门选择。集长城、温泉、文化体验于一身的古北水镇以200%的热度增长领跑京郊目的地;被热播剧《狂飙》带火的江门则以350%的热度涨幅成为广东地区游客争相打卡的目标。此外,滑雪是年轻人最爱的玩乐体验之一,长白山、张家口、新疆等多地滑雪场在本周末再迎客流高峰。

  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线上消费复苏强劲。以线上小程序为例,餐饮、酒旅等行业订单量和交易额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春节期间,酒旅订单量较去年增长76%,餐饮订单量增长40%,零售渠道订单量上涨32%,电影演出订单量增长27%。

  据统计,中山慈善万人行捐款金额从最初的7.2万元到每年过亿元,累计募捐善款超过18亿元。

  提到东亚固有名词的发音问题,各国有各自主张,新的规则也在悄然形成。但当今中国人对这个问题的关心度似乎很低,希望中国人进一步提高关切,多了解目前在韩国、日本所发生的情况。语言的演变即使是随意的,不可控制的,然而知与不知之间还是有重大的差别。如果放任现况,毫不关心,在毫无共识的情况之下,各走各路,将来说不定会碰到一片混乱、极为尴尬的局面。这个问题目前还在进展中,各种不同、互为矛盾的现象同时并起。我们可以说是正站在歧路上,但要选择可行的路,最好与同行人互相探讨,且回头看看过来的路是怎样的。鉴于以上种种,我们不得不建构新的交流模式,须要回顾过去历史,反思以往,展望未来。(完)

  探索建立既体现中国立场观点和价值观念又为外国受众理解和接受的对外话语体系,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70周年贺信精神的必要之举。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近年开设的特稿专栏《东西问》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三兔共耳”的东西融通性,与“东西问”的旨趣若合符契。挖掘这类跨越东西的符号,过好文明交流之“桥”,是创新话语表达的一条有效路径。

邓仪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