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初步建立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体系

来源: 奥一网
2024-05-31 07:09:18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袁秀月)5月29日,生态环境 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过去一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初步建立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体系

  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介绍,过去一年,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切实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职责,取得积极成效。

  张玉军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初步建立了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体系。形成了“五年一次全国、每年一批重点区域”的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机制,针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生态环境成效评估。充分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用,公开曝光109个涉及生态破坏的典型案例。

  此外,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共发现并查处5000多个生态破坏重点问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已达99.1%,实现了人为干扰数量和面积明显“双下降”,基本扭转了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趋势。建立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不断提升主动发现人为破坏活动的遥感监测能力。

  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启动 将确保公开、透明

  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主席国,引领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同时,中国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张玉军表示,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就在昨天,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多边信托基金办公室在北京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标志着基金的正式启动。

  张玉军称,基金将按照国际规则运营和管理,力争首批项目在COP16前落地见效。将尽快完善并公开申报审批流程,确保基金在国际规则下公开、透明、高效利用。欢迎更多国家、机构和组织为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捐资,也欢迎各发展中国家提出项目需求,共同努力实现“昆蒙框架”目标。

  7个督察组已全面进入下沉阶段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于近日启动。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8年多来,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2023年,长江流域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5.6%,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干流水质连续4年全线保持Ⅱ类。

  目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通过督察,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裴晓菲表示,督察中,既关注长江经济带流域性整体性问题,如政策衔接、区域协调、机制建设,也关注一些共性问题,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生态破坏、农业面源污染、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尤其是建筑垃圾违规处置、“三磷”(即磷矿、磷化工企业、磷石膏库)污染等,同时考虑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禀赋、生态安全定位等省域差异,找准各省市突出问题。

  目前,7个督察组已全面进入下沉阶段,各督察组积极受理转办群众信访举报,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公开曝光两批典型案例。(完)

  与犯罪嫌疑人直接的沟通,让王欣愈发清晰地认识到他面对的是怎样一个群体,“犯罪嫌疑人对于犯罪基本没有概念。”王欣既痛恨于他们对于法律的践踏,又同情于感官的缺陷在他们身上延伸出的悲剧。于是,在看到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里没有内衣换,家中近70岁年迈的父母也拿不出钱寄给他买基本的生活用品时,王欣从家里拿了衣服送进去,衣服里也总会藏点零钱。

  夜经济火爆的喀什南湖路“美食街”,重拾往日美好“食”光。冬季的寒冷,阻挡不了夜经济的火热。“各类新鲜的食材摆满了橱柜,我和亲朋好友尽情吃了顿久违的火锅,感受到了舌尖上的快乐和亲朋好友相聚的美好。”市民苏女士开心地说。

  草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设立、合并、分立等事项作出原则规定。

  鸡肉产量约为1743万吨

  52岁的驾驶员张书培说,临近春节除旧迎新,垃圾量是平日的几倍。“除夕的晚上装运完最后一车,一般要到晚上7时多了,来回路上跑的大部分都是垃圾车”。

  “国内2021年排名前十的规模养殖企业出栏量在市场中的占比由2016年的4.94%提升至17.02%,排名前二十的规模养殖企业出栏量在市场中占比约为21.41%。2022年,规模养殖集团占比继续增加,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马丽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陈致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