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讲述“中国印象” 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助传统文化传播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11 22:57:11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徐婧)紫禁城的御花园里有哪些美景?中国古代建筑中蕴藏着何种文化内涵?29日,首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读中国历史 讲中国故事”主题文化实践活动举办。来自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北京邮电大学的二十余位留学生走上舞台,讲述自己在书本中读到的“中国故事”。

  今年,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在收到各高校“读中国历史 讲中国故事”的报名信息和展示视频后,经过整理、筛选和初步评选,最终挑选出了二十余位来自俄罗斯、埃塞俄比亚、基里巴斯等国家留学生的节目,分为“中国印象”“历史文化”“诗 词串烧”“传承发展”四个单元,在活动舞台上进行展示。

  在“中国印象”单元,来自柬埔寨、俄罗斯、越南、马达加斯加的留学生庄丽贞、丽娜、张金芝、万琼丽分别讲述了自己来到中国学习生活的初衷与经历,分享了她们了解到的中国的风土人情与中国印象。庄丽贞表示,因为想深入了解中国,所以选择到中国留学。在中国,她看到了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飞跃,也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商业水平的提高,这让她对未来充满期待,也鼓励她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在“历史文化”单元,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泰国留学王可可、温亮亮与土库曼斯坦留学生迈里克三位同学将目光凝望到了紫禁城。他们分享了自己学到的御花园与午门的历史,介绍了御花园里的树木、山石和午门上的特殊构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朴力将目光聚焦到北京的市井文化上,分享自己眼中的胡同。他说,在北京胡同中,他看到了中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独特性,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北京邮电大学的同学们带来了“诗词串烧”,展示中国古诗词的悠远意境。

  “我想把领略到的传统文化传播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学好中文。”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埃塞俄比亚留学生王美西分享了她读到和看到的中国,她希望回国后从事中文教育相关工作,用自己的努力把中国汉字和中国故事传播出去,让中国的发展和成就鼓励和造福更多人。

  本次“读中国历史 讲中国故事”文化实践活动是首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系列阅读实践活动之一,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指导,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团市委主办,北京发行集团新华文化公司承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协办。(完)

  对于坚守在春运第一线的铁路工作人员来说,今年春运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气回来了。”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扬州1月19日电 题:千年古城扬州“寻味”:不见桥的“得胜桥”,最是扬州味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阿斯塔纳1月19日电 (记者 张硕)当地时间19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宣布解散议会下院,并决定于3月19日举行提前选举。

  传统产业受疫情冲击之时,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网络购物等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彰显创新魅力和发展潜力。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以及没有感染过、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要重点加强保护。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范围很大,机遇无限。”李家超表示,香港要参与“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发挥固有和新兴的优势,“把所有可能的机遇扩展到最大,把所有可能的价值提升到最高。”

林玮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