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剧院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梅葆玖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22 12:19:00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高凯)2024年,是京剧艺术大师、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也是梅兰芳先生之子、梅派艺术传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原团长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25日,北京京剧院举行“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

  发布会上,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朱甲介绍了“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整体安排。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指导单位,北京京剧院作为主办单位,北京市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作为协办单位。系列活动包含全国巡演、全国戏装巡展及高端论坛三个版块。

  版块之一全国巡演将于2024年3月至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泰州、江苏以及港澳台地区演出近60场梅派剧目 ,同时邀请天津、上海、湖北、南京等兄弟院团联合演出,并得到了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天津滨湖剧院、吉祥大戏院等剧院的大力支持。

  参加演出的演员有:梅兰芳先生弟子范玉媛,梅葆玖先生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弟子魏海敏、加拿大爱城京剧研习社严庆蘋,北京京剧院梅派再传弟子张慧芳、胡文阁、张馨月、李红艳、王怡、窦晓璇、郑潇、谭茗心、路洁、白金、刘烁宇、张晓妹等,上海京剧院史依弘、李国静、田慧、高红梅、炼雯晴,上海徐汇燕萍京剧团周燕萍,天津京剧院王艳、曹馨月、李珊珊、王艺臻,南京市京剧团王璨等。

  版块之二“梅韵霓裳——梅兰芳先生、梅葆玖先生戏装巡展”将分别于8月至10月在首都博物馆、国家大剧院集中展览举办,为期一个半月;3月至7月,在巡演城市进行巡展。此次将公开展出北京京剧院收藏并保存完整的梅兰芳、梅葆玖两位先生演出戏装70余件,涵盖1930年代至今演出《太真外传》《四郎探母》《贵妃醉酒》《白蛇传》《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目时所用戏装,可从侧面反映出京剧梅派艺术的创新发展脉络,极具观赏性和研究价值。

  版块之三高端论坛,将联合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及其下属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共同开展,并邀请文化界、教育界等专家学者及梅派传人共同参与。论坛将对梅派艺术在传承、传播、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当代戏曲人才教育、储备、培养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并进行兼具理论性和权威性的总结论述。

  发布会上,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朱甲、天津京剧院党委书记郑芳、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冯钢现场共同签署了《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京津沪”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合作方将在人才培养、合作演出、京剧普及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梯队建设、演出经营市场化运作、剧目创新创作等方面的优势。

  发布会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亲传弟子李玉芙先生大弟子、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派名家张慧芳受其委托,代表宣读了李玉芙先生对此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的感言。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葆玖先生弟子、梅派名家胡文阁深情回忆了十年前北京京剧院“双甲之约”系列活动在师父梅葆玖先生率领下,重走梅兰芳先生艺术之路的盛况,讲述了当年“双甲之约”美国站演出,在历代戏迷保管传承下,梅葆玖先生得以在85年后重见梅兰芳先生当年赴美演出的《梅兰芳歌曲谱》的感人故事。

  梅兰芳纪念馆馆员、梅兰芳先生曾孙梅玮作为梅氏家族的后人,代表梅氏家族对此次活动的举办表达了感谢和祝贺。

  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当日表示,在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高规格、高标准举办“纪梅”系列活动,既是剧院艺术建设生产的头等大事要事,也是发展京剧事业的历史责任。(完)

  “中国外交部长呼吁与菲律宾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22日,应邀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和外长马纳罗分别举行会面。秦刚表示:“在动荡不安的地区局势中,一个健康稳定的中菲关系不仅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愿望,也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这是秦刚就任外长以来首次访问菲律宾。此次访问恰逢菲律宾与美国举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之际。22日,美国和菲律宾还宣布,菲总统马科斯将于5月1日访问美国。近来,美菲之间针对南海和台海的一些军事动作显然与此有关。

  这一采访内容公开后,韩方似乎也意识到了发言的不妥和问题的严重性。韩国外交部19日进行了紧急修补,称“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不仅对我们,而且对地区、全球的和平与繁荣都很重要,因此政府一直坚持尊重中国的立场。”韩国外交部同时还强调,尹锡悦的言论并非是对一个中国原则提出异议。

  “一把手”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权力集中、责任重大。当前,个别“一把手”独断专行,开会搞“一言堂”,决策搞“家长制”,什么事都个人说了算,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

  中方这一严正表态可以说是有理有利有节,但反常的是,韩国外交部一改之前的态度,于20日夜,由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张浩镇出面,“召见”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以“批评韩国元首是外交失礼”为由表示抗议,甚至强调,“中方应努力避免因此次事件对两国关系发展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2021年11月,韩国现代中国学会曾举办过一次以“如何看韩日反华情绪扩散”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会上,首尔市立大学汉语文化系的一位教授在讲述“韩国青年一代的网络反华情绪现状”时,也公布了一份2018年进行的以韩中日三国20多岁大学生为对象的民调结果,其中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为2.14分(满分5分),对日本的好感度为2.83分。民调还显示,越是自称“进步”的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越低。该教授认为,韩国人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高燕文在忏悔书中写道:“我的家风教育和家庭教育管理严重缺失,我和妻子赵映竹没有互相发挥好“廉内助”的作用,没有吹好枕边风,妻子贪污我不知道,我长期多次受贿并把大部分赃款交给她管理和使用,她不但没有制止,反而默许认可。”

蔡宜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